...
素材网 品牌美学馆标志
主站 营销美学 品牌设计 免费素材
1321

“转型之年”文化产业总量8000亿

2009年堪称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型之年”。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凸显了文化产业的特殊优势,为中国文化产业参与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发挥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作用提供了重大契机。

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产业是“战略性产业”,但更是“战略性短缺”产业。现在的问题是,文化产业发展沿袭了有问题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试图消除短缺的种种努力在获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新的问题,降低了发展的效率,也削弱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总体形势:基本判断和主要特点

2009年的中国经济走出了V字形的复苏曲线,最终实现了8.7%的增长目标,文化产业也不负人们的高度期待,在多数领域实现了超常增长,成为国民经济整体性复苏中最为亮眼的领域。

2009年文化产业的宏观规模:从私人需求、公共需求、出口三个角度分析

根据消费方面的数据,从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政府公共文化消费以及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国外市场消费需求三个方面,对于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做了如下估算。

首先是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数据。假定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幅与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幅度持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为8.5%左右,加上人口增长因素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因素,可估算出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总额约6076亿元。

其次是政府公共文化消费数据。假定2009年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比重与2008年一样, 可估算出2009年我国政府部门的文化消费支出约1224亿元。

第三是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数据。假定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在2008年基础上没有增长,可以估算出2009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量规模在700亿元。

上述三项相加得出,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规模大约为8000亿元。

文化体制改革:存量和增量领域出现联动,改革取得突破

2009年文化体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文化消费需求的释放,以及民间创业激情的迸发,对体制改革形成“倒逼”机制,引发了存量和增量领域出现联动态势,推动体制改革走向突破。

出版体制改革依然走在前列,非公出版工作室参与出版成为突破口。到2009年年底,已有268家地方出版社、100多家高校出版社、101家中央部委社完成了转企改制。
广电业的改革更为广泛和深刻,以“三网合一”为主题的这一轮发展,显示出更为实质性地推动改革的可能。

数字化和网络化进展迅猛,新媒体新业态开始唱主角

2009年的发展证明了经济危机加速新技术大规模商用的规律,在3G的推动下,媒体汇流并走向移动终端的趋势日益明显,并罕见地出现了出版、广电、通讯多行业联动的局面,越来越成为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亮点。

广电、电信、网络三大传媒部门综合起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传统业务增长平稳、新兴业务增长加速的态势。另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事件可能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这就是被称为“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启动。2009年7月31日,科技部、广电总局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签署了《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启动暨上海示范网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国NGB建设正式启动。考虑到广电在带宽、频率、内容甚至于体制方面的优势,NGB的建设对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未来的影响不可不关注。

产业融合迅猛推进,制造业升级机遇凸显


最引人瞩目的变化发生在动漫产业与相关衍生产品和授权产品行业。

2009年9月1日,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获得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批准通过,中国动漫第一股诞生。评论认为,这不仅表现出市场对动漫题材的认可,也显示出市场对于“产业文化化”这样一个发展趋势的认可,动漫产业和玩具产业在奥飞这个平台上实现了融合。

2009年另一个成功的动漫产业案例是广东原创动力出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总票房超过1亿元,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记录。在“喜羊羊”的收入中,播出版权收益占30%,其余70%来自衍生产品的形象授权等方面。在中国,“喜羊羊”可谓完成了动漫产业经典的盈利模式。

趋势与问题:中国文化产业面临 发展方式的转变

文化产业承担着参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性责任,但是自身也面临重大的结构调整任务,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我们不能陶醉在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逆势增长”的喜悦之中,而忽略中国文化产业存在着与宏观经济运行中同样的矛盾和问题。

调整产品结构,既要满足消费需求更要满足生产需求

尽管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很低,远远没有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消费启动比较缓慢。与此同时,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质性启动,新的市场空间已经由于制造业升级加速而迅速形成,因此,采取措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大大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性服务功能,使我国文化产业作为最终消费品和中间产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将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

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关键不是做大规模,而是促进竞争和鼓励创造


文化体制改革盘活了体制内存量资源,使我们有可能真正造就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承担起引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中依赖行政化手段“做大”国有文化企业,而不是鼓励创建中小型文化企业,就可能是原有的行政垄断还没有摆脱又形成市场垄断,对鼓励个人创造精神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今后几年既是大企业盘活存量、重新洗牌的机遇期,也是个人创业,建立中小企业的最佳时期。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大力推动开放市场,拆除一切不利于企业发展的障碍,盘活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才能抓住这个机遇。

调整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建立起一个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对于解放国民的创造精神,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重要意义。

目前,主要问题还是国家没有从文化产业竞争性领域退出,民营资本准入限制还过多,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合理格局还远未形成,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实潜力的充分发挥。调整所有制结构意味着增加准入领域,扩大准入空间,创造准入条件,意味着解放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将释放出大量产业发展空间。

调整技术结构,要有一个合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要求的、多层次的技术结构

中国是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但是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既有机会抓住金融危机推动科技创新大规模应用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数字化信息技术有关的新兴文化产业领域赶超发达国家,也有机会抓住国际创意产品贸易蓬勃发展的机遇,推动我国民族和民间文化产品“走出去”占领更大的国际市场。因此,应该建立起一个合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要求的、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技术结构。当前要特别关注那些反映乡土风俗、富含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将特有的原始物料与时尚设计结合起来的“特色文化产业”。

调整区域布局结构,在全国统一市场环境中合理配置产业资源

从传统区域性资源配置机制的行政体制走向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体制是必然的发展过程,我国文化产业依靠政府政策“投资推动”的阶段必将走向依靠市场内生动力和消费拉动的新阶段。在市场的作用下,以往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将被调整,中国文化产业将面临大规模洗牌和资源重组,并形成新的区域布局结构。对于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完成“事转企”的文化产业机构来说,这轮区域布局结构的大调整和大重组将创造重大的产业发展机会。
>

品牌风云最新热文

房地产的VI做起来,就像是在搞艺术 唱片封面设计 | 看得见的音乐艺术 “美味酒廊”VI设计欣赏 美学茶话:读懂齐白石的画,我放弃了画画

访问手机站
© Copyright 素材公社tooopen.com 本站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您权益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10109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