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网 品牌美学馆标志
主站 营销美学 品牌设计 免费素材
2439

上海世博会特色展馆:玩的就是创意

被称为“会发光的盒子”的英国馆

  1万多平方米的“藤条篮子”西班牙馆是一座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建筑,外墙由惊人的12000平方米藤条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加固。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中新网4月1日电 再过一个月,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将正式拉开帷幕。各具特色的展馆展示将是世博会最大的特色之一,有的展馆以造型取胜,有的主打文化牌,有的则以现实建筑表达抽象意境……总之,玩的就是创意。

  奇特造型吸引眼球

  西班牙馆:“藤篮”亦真亦幻效果惊人

  西班牙馆因采用的是独特的“藤板”材料,外形酷似“大篮子”,其设计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就吸引了大量眼球。8524块色泽深浅不一的藤条板,包覆在用先进技术造就的钢玻璃结构外,呈现出如波浪起伏般的流线型;阳光透过藤条缝隙,洒落在展馆内部,为游客带来梦幻般的感受。展馆体现了“跳出传统建筑的四方造型”的理念,创造出一个进出方便、流动自如的空间。

  “编织”西班牙馆流线型的外墙,用掉了8524块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的藤条板。这些藤条板平铺开来足足有12000平方米,它们会略带抽象地拼搭出“日”、“月”、“友”等汉字,表达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总代表玛丽亚·蒂娜特别指出,这些深浅各异的藤板都是在孔子的故乡山东制作完成的,不经过任何染色,“藤条用开水煮5小时可变成棕色,煮9小时接近黑色,这就是这些藤板色彩不一的'秘诀’。”

  西班牙驻华大使卡罗斯表示,无论在西班牙还是中国,编织藤条这项古老的手工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用藤条修建的场馆令人有亲切感,犹如连接中西方的桥梁,可以使参观者更好地了解现在的西班牙。

  罗马尼亚馆:巨型青苹果演绎“绿色城市”

  一个巨型的青苹果主体矗立在地上,不远处,“调皮”地躺着半个青苹果切片。很像童话世界?这正是上海世博会罗马尼亚馆。

  罗马尼亚馆的概念围绕“绿色”展开,主题为“绿色城市”,其苹果外形体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以及针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问题“以知识为本”的解决方案。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苹果作为展馆外形时,罗马尼亚展区总代表纳吉幽默地说:“因为苹果是罗马尼亚最流行的食物,也是全世界最流行的食物。俗话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现实中苹果的颜色有绿,有红,也有黄。在我们的设计中,也可能会通过灯光,实现'苹果’变色的效果。总之,晚上的它一定很美!这样清新的建筑设计,出自一个28岁的女设计师之手。”纳吉说。

  英国馆:绿色城市中的“蒲公英”

  被中国公众昵称为“蒲公英”的英国馆已“绽放”待客。在初春的寒风中,这座造型别致的展馆满身的“触须”摇曳生姿,充满动感。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就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城市公园,源于英国城市规划的传统理念。英国馆主体建筑仿佛绿色城市中的一朵“蒲公英”,展示主题定为“传承经典、铸就未来”,分为“绿色城市”、“开放城市”、“种子殿堂”、“活力城市”四部分展示内容。

  据了解,“生长”着6万余根亚克力“触须”的英国馆,也被称为“种子殿堂”。在每根亚克力杆的内端,都嵌有不同的植物种子,并配有半导体照明设施。白天,观众走进“种子殿堂”,犹如来到一个晶莹而充满生机的生命体;晚上,内光外透,熠熠生辉的“蒲公英”让人浮想联翩。

  英国馆预计4月下旬参与上海世博园区整体试运营,并于5月1日正式开馆。上海世博会英国展区副总代表、英国驻上海总领事艾琳认为,以“种子殿堂”作为英国馆的设计和展示理念,既象征了生物的多样性,让自然走进城市,也寓意了英中两国丰富而充满成果的合作。世博会结束后,英国馆的六万多根亚克力种子杆将送给中国的学校,作为两国友谊纽带的延续。

  日本馆:会呼吸的“紫蚕岛”

  日本馆犹如一个巨大的紫蚕宝宝趴在黄浦江边,极富个性的外观宛如拥有生命的生命体。展馆外观的基调色为红藤色,红藤色由象征太阳的红色与象征水的蓝色交融而成,可以说是自然的颜色,展馆的外壁会随着日光的变化及夜晚的灯光变换各种“表情”。

  日本馆的参展主题为“心之和·技之和”,所要传递的核心信息为“联接起来!为了和美的未来”。通过“过去”展区的遣唐使,西阵织等中国文化、技术在日本传承的展示;“现在”展区的动漫、机器人等技术和影像的展示;“未来”展区的音乐剧等表演,用“技之和”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来达到“心之和”。而日本馆的主题将通过拯救“东方宝石”朱鹮的故事完美演绎出来,中日两国人民通过环境保护和共同努力,使朱鹮又重归日本的蓝天。

  日本是比较重视环保的国家之一,在日本馆的建筑设计上也以环保为主,日本馆的建筑理念是“像生命体一样会呼吸的环保建筑”。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政务官高桥千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日本馆外墙所使用的太阳能电池能够使外墙自主产生能源,这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发电膜’技术。日本馆还有能够吸收阳光、存储雨水、吸取自然空气的'循环呼吸柱’,这项技术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尝试”。

  占地3000平方米的上海世博会波兰馆,总投资约7000万元人民币,展示主题确定为“人类创造城市”,波兰人将用现代化与地道民族风格融合的建筑设计来吸引观众。波兰馆的外观设计融合了波兰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时尚元素,表面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构成繁复的镂空花纹,阳光透过缝隙洒入大厅,营造出明暗对照的独特透光效果。

  上海世博会阿联酋展馆占地6000平方米,连绵起伏的橘色外壳好似一片变幻莫测、广袤无垠的沙丘。整个阿联酋馆由三座高达20米、连绵交织、大小不同的“沙丘”组成,分别代表古代、现代和未来。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文化元素融入创意设计

  波兰馆:“剪”出来的创意

  根据设计方案,波兰馆的外观将犹如折叠的纸张,在设计上融合了波兰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时尚元素,镂空花纹的剪纸图案营造出明暗对照的独特透光效果,在“人类创造城市”的主题下,聚焦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城市和乡村的相互影响,传达出人是现代城市最重要主体和创造者的信息。

  3000平米的波兰馆将包括展览区、表演区和服务区等几个部分,内部空间设计富有几何趣味,包括了一系列斜坡,契合“剪纸”的设计概念,灵活的空间设计如夹层等可以创造性地被分割成不同部分,用作展区、音乐演出区、餐厅以及小卖部等。在馆内,参观者能通过镂空花纹欣赏到室外照进来的日光和其产生的明暗效果。

  这座“绿色”展馆也将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能够为参观者提供健康、适宜和高效的参观使用空间。

  世博会波兰政府总代表拉沃米尔·麦曼表示,波兰馆体现了一系列中国和波兰文化的共通处,剪纸造型就是其中之一,波兰人希望将剪纸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芬兰馆:“冰壶”里有一颗“火热的心”

  远看犹如一只通体白色“超级碗”的芬兰馆以“冰壶”为名,不仅展示了芬兰最新的尖端科技,同时也将展现芬兰最传统的森林产业创新实力。

  距今数亿年前,一场冰川期持续了数千万年之久,在芬兰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岩石被磨蚀后自然形成的壶穴, “冰壶”的设计灵感即来自于此。

  芬兰馆总代表佩尔蒂·胡伊图(Pertti Huitu)说,在中国建设一座白色“冰壶”,暗含唐朝诗人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寓意,但其巨大投入以及内部的展示及活动,却是芬兰对中国的一颗“火热的心”。

  “冰壶”的白色外墙似由一块块冰搭建而成,而其真正的“身份”是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以标签纸和塑料的边角余料为主要原料,表面坚硬耐磨,水分含量低,自重轻,不褪色。这种来自芬兰的创新建材将通过上海世博会芬兰馆首次大规模应用和展示,以此表现芬兰馆节能环保以及“灵感分享”的主题。

  阿联酋馆:古老沙漠的绿洲城市

  模仿沙丘而建的阿联酋馆连绵起伏,微风吹来,似乎还能感觉沙的移动,不过展馆内部却呈现了另一翻风情,清澈的溪涧、凉爽的树林、视听技术展现的奢华建筑,似乎让人忘却了这是沙漠中的国度。

  阿联酋馆模仿真实的沙丘,呈现着由于风向作用,而造就的一面粗糙、一面光滑的质感;不锈钢面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着沙漠特有的玫红和热浪。

  参观者可以在现代馆内看到利用视听技术所营造的现代阿联酋,它有着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有让世界瞩目的建筑和风景,还有丰富多彩的时尚文化。不过,这些现代文化只不过丰富了阿联酋的传统,却动摇不了千百年来的文化植根。

  依靠自然能源而富裕的阿联酋,深知能源总有耗尽的时候。因此,在能源产业发达、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阿联酋对环保尤为重视。恢宏的建筑、幻化的玫红色,都让阿联酋馆显得无比奢华。不过,它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可循环利用的环保建材,它也将是一座真正实现可循环利用的展馆。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展馆将被拆卸运回阿联酋并在当地重新建造,成为阿联酋的文化中心。

  新加坡馆:奏响“城市交响曲”

  形似音乐盒的新加坡馆主题是“城市交响曲”,灵感源自于新加坡各种特色元素的相互融合与平衡: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城市化与环境绿化、传统与现代,以及多元民族交融。

  新加坡馆景观设计的两大元素是水与花园,代表着新加坡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地处理了这两大环境元素,并取得了平衡。展馆还有效整合了多种设计元素——音乐喷泉、视听效果互动以及屋顶花园的特色花卉景观,形成一曲完美的协奏,表达出城市交响曲的主题以及新加坡独有的韵律与节奏。

  新加坡馆外广场上的喷泉,是“城市交响曲”的序曲。当夜幕降临,缤纷夺目的光影将从建筑立面上参差错落的窗户与外墙开缝散射出来,为这座灵动的“音乐盒”增添更多迷人魅力。

  环保节能设计是展馆的一大亮点。外墙开缝设计和围绕一楼中心区域的冷水池,能有效地调节馆内温度。同时,整座建筑将大量采用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在展馆顶层,一个由绿植、花卉精美装点出来的“空中花园”,将创造极致的“非常新加坡”体验,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居住在“花园城市”中的惬意与美好。

  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名为“梦想城市”,整座建筑是一个巨大的管状钢结构,就像一艘钢铁巨轮的船身。展馆的外立面是该建筑中最为经济、节能的部分。外立面上的孔洞可以让阳光照进室内,还有助于自然通风,每个孔洞都安装有LED光源,既可以调节场馆内的光线,也可以在夜间照亮外立面。”展馆分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从地面盘旋两次到达12米的高度,又盘旋而下回到地面。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现实建筑表达抽象意境

  丹麦馆:向世界展现一座“梦想城市”

  童话、美人鱼和自行车,这些举世闻名的丹麦元素都将会出现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丹麦展馆内。丹麦馆将像一本打开的童话书,向人们讲述丹麦人是“如何生活”、“如何娱乐”以及“如何憧憬未来”的,将向世界展现一座“梦想城市”。

  占地3000平方米的丹麦馆为一螺旋形上升的钢结构建筑。螺旋形坡道的入口处,停放着丹麦馆特有的展品——自行车;螺旋形建筑中心,一座石块铺底的池塘期待着来自哥本哈根海港的碧水快快运来。世博会开幕后,观众即可骑上自行车,沿着丹麦馆300米长的坡道缓缓而上,体验自行车在城市生活中的便利、乐趣以及这种传统交通方式无与伦比的环保优势;或者脱光鞋袜,将脚趾浸泡在清澈的海水中享受夏日的清凉。

  丹麦馆有一大名鼎鼎的“镇馆之宝”,就是已守望了哥本哈根海港96年的“小美人鱼”雕像。在世博会半年会期里,这一丹麦国宝将以上海为家,在丹麦馆的一泓碧水里与世博会参观者相伴。

  尼泊尔馆:“寻找城市的灵魂”

  主题为“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的尼泊尔国家馆,截取了首都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中,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

  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相呼应,尼泊尔馆也将通过对过去历史的总结和对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思考,探索将来城市发展的蓝图,突出尼泊尔在环保、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探求未来建筑的发展和方向。

  据尼泊尔馆馆长Binayak Shah介绍,由木料、金属、砖片、瓷料和石料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约500吨的展品和门窗等建筑部件已在尼泊尔当地基本完成,尼泊尔馆的展品和装饰品都是纯手工工艺制作的,由约350户尼泊尔家庭耗时近两年完成,尼泊尔将在下月把这些部件运往上海。一些尼泊尔的能工巧匠还将赴工地,亲手为尼泊尔馆添上艺术之笔。

  沙特馆:演绎“生命的活力”

  展开您的想像,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没有一条河流、沙漠遍布……阿拉伯王国会将怎样的展馆呈现给世博会?答案绝对超乎您的意料。是一艘船,一艘盛满中沙两国友谊,从沙漠中驶来的生命活力之船。

  沙特馆的设计是由中国和沙特双方设计师共同完成,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规模仅次于中国馆,“生命的活力”就是这座建筑的主题。灵感来自于沙漠中的绿洲,主体建筑更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底部和甲板种满了沙特标志性植物:枣椰树。

  上海世博会沙特参展事务负责人穆罕穆德·卡姆迪说,沙特是中国南方到阿拉伯半岛的海上丝绸之路中最重要的驿站之一,沙特人一直在思索用怎样最好的象征方式来表达中沙友谊,那就是船。这艘船盛满了枣椰树,盛满了宝藏,也盛满了对中国人的感情。

>

品牌风云最新热文

房地产的VI做起来,就像是在搞艺术 唱片封面设计 | 看得见的音乐艺术 “美味酒廊”VI设计欣赏 美学茶话:读懂齐白石的画,我放弃了画画

访问手机站
© Copyright 素材公社tooopen.com 本站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您权益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10109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