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网 品牌美学馆标志
主站 营销美学 品牌设计 免费素材
1176

汽车三包

素材公社- 品牌美学- 品牌风云 |发布于 2010-03-22 | 标签:

 当中国成为产销量世界第一的汽车大国时,当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接近2亿时,当中国全面进入汽车时代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汽车“三包”条例,仍是空中楼阁;而在全国最早把汽车列入地方“三包”条例的浙江,成功维权的消费者仍寥寥无几——

  这段时间,台州的吴先生正为自己的汽车如何索赔的事,忙得焦头烂额。

  去年3月19日,吴先生购买了一辆新款豪华轿车。8个月后的11月15日,汽车在磐安境内与一辆三菱越野车发生正面碰撞。吴先生的奥迪车车头撞到对方车头右侧,坐在驾驶员后面的吴先生的姐姐,因头部向前倾斜,瞬间碰撞,造成第二节颈椎粉碎性骨折,现仍在医院接受治疗,这起事故有可能造成这名伤者终生瘫痪。而车上的其他人员因为系着安全带,均安然无恙。

  事故发生后,车主吴先生对自己这辆豪华车在如此大力的撞击下,8个安全气囊居然没有一个弹出感到困惑。吴先生认为,本应最大限度保护乘员安全的安全气囊没有打开,是造成姐姐伤势严重的主因,这辆车的安全气囊,可能存在质量问题。

  商家对吴先生的说法并不认同。
   车祸发生第二天,吴先生的汽车被拖到位于杭州的4s店。随后,厂方对吴先生的车进行检测。去年12月28日,吴先生接到经销商口头告知:撞击接触点不对,气囊不弹属正常现象。今年1月8日,吴先生接到4s店服务人员的回复电话,出具了厂方提供的德文版安全检测报告,并表示此车气囊检测合格,吴先生姐姐是因为安全带没有系上导致受伤,所以不予赔偿。

  对经销商的说法,吴先生并不信服。因为汽车购买时间不足一年,且只行驶了2万多公里,吴先生要求经销商予以换车。

  吴先生的要求符合我省现行“汽车三包”的相关规定吗?他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维权难,“三包”只是地方法规

  2001年3月15日,我省开始执行新的《浙江“三包”商品目录》,目录将汽车纳入其中,并规定三包期限为“一年或1.5万公里”。

  同年1月1日实施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的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明文规定:国家、省规定实行“三包”的商品,有质量问题的,自售出之日起七日内,经营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予以退货、更换或者修理;十五日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予以更换或者修理。经营者按“三包”规定承担更换责任的,应当免费为消费者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经营者未在九十日内修复或者在包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应当根据消费者要求,负责退货或者更换。

  省消保委投诉与法律事务部主任、浙江汽车消费维权专业委员会委员韩志斌告诉记者,我省是率先在全国实施汽车“三包”的地区,应该说,有了“三包”条例,对消费者维权来说有很多帮助和促进,但完全按照“三包”的规定实现汽车退换的案例非常少,多数汽车厂商认为这只是浙江本地法规,因此对这个汽车“三包”视而不见。

  据了解,2003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就关于出台汽车“三包”规定开始意见征求工作,然而最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质检总局又表示《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条例》已经在草拟之中,然而这个条例至今也没有下落。

  另外,目前有关“浙江汽车三包”的细则不够完善,比如什么样的情况符合退换车条件,还没有具体约定。所以,我省实施汽车“三包”9年来,除了2008年被称为汽车“三包”维权第一案的萧山迈腾成功退换,其他成功维权者寥寥无几。萧山消保委告诉记者,即使是迈腾维权成功,维权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是多方作用的结果,特别是舆论的关注和支持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依靠“三包”法规。

  那么,吴先生能依靠这个地方“三包”条例,让奥迪厂商做出退换车辆的理赔吗?

  维权难,调查取证门槛高

  对于吴先生来说,自己的汽车究竟有没有质量问题,是能否维权的关键。在这次事故中,吴先生的姐姐事发时没有系安全带。根据浙江奥通汽车有限公司事故车维修部经理陈东恩的说法,汽车遭受正面撞击,即使前排安全气囊弹出,与后排人员的受伤也没有关系。

  问题是,并非只有吴先生的姐姐一侧的气囊没有弹出,而是所有的气囊都没有弹出。厂家给出的检测报告又是自己看不懂的德文版,仅仅依靠这份看不懂的检测报告,吴先生还是心有不甘。那么,上哪儿去找一家权威机构鉴定?这是吴先生遇到的一个尴尬。

  在我省,有关这方面的检测机构是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浙江省质量检测研究院的李伟权主任表示,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接到过汽车消费者个人申请的第三方检测要求。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汽车的第三方举证检测费用至少要在万元以上,这笔费用首先是要消费者先支付的,最后才可能根据检测结果要求责任方赔付。这样高昂的检测费用,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另一个原因,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很多时候消费者花钱检测,却发现理并不在自己这边。他建议消费者选择责任比较容易认定的去寻求技术检测,比如油漆是出厂前喷的还是出厂后二次喷的很难界定,但轮胎的质量问题就比较容易判定。

  还有个问题,这样花了大价钱检测出来的结果,汽车厂商甚至跨国汽车公司,他们肯不肯认可?目前,本地的技术检测手段有限,有很多问题不是在本地可以解决的。找不到双方认可的权威检测机构,是吴先生遭遇的又一个尴尬。

  有专家指出,在当前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市场环境下,“谁投诉,谁举证”这一在绝大多数领域通行的原则,用来指导解决汽车质量问题纠纷显得很无力。消费者也纷纷抱怨,举证环节繁杂,举证成本过高,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措施,汽车就算有了“三包”,也是“中看不中用”。

  维权难,但请相信消费者的力量

  浙江是汽车消费的大省,2008年省消保委发布的《浙江汽车消费蓝皮书》上就显示,到2008年底,浙江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218179辆。随着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汽车消费投诉也直线上升,年平均增长率居各主要消费品前列。2009年,随着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投诉持续增多。仅杭州地区,2009年汽车消费投诉为897件,投诉量较2008年又上升了28.9%。消费者投诉集中在:汽车质量、维修质量、购车合同争议、装饰材料甲醛超标等问题上。

  每逢“3·15”,消费者维权的呼声都会特别受关注,但消保委的工作人员对汽车“三包”的出台只有苦笑。他们说,喊了很多年,但因为“三包”能不能实行,不仅涉及厂商、经销商的利益和责任划分等问题,还与汽车检测标准有重要关系。目前国内的汽车鉴定机构数量少、费用高,程序复杂。当汽车发生质量问题时,若由生产企业自行检测鉴定,客观性、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这时需要有一个客观的第三方的认定。中国汽车目前的消费环境也决定了汽车市场的主导者仍是企业,这就易使厂家在产品标准选择和政策制定等方面存有一定的倾斜性。

  但是,随着消费队伍不断壮大,消费者权益越来越受重视,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力量,正在日益“走强”。丰田章男会在美国国会洒泪,会急急赶到中国道歉,正是看到了消费者的力量。所以近年来,各种车辆的召回接连不断,从大众、通用、现代到丰田、本田、日产、铃木和大发。尽管中国的“三包”还没有到来,但厂家明显要比过去更主动更负责,提高汽车质量,打出“质保”服务牌,主动召回问题车型……

  可以相信的是,在成为汽车产销量第一国之后,中国的汽车“三包”出台不会太远,台州吴先生的问题,相信也会得到乐观的解决。

>

品牌风云最新热文

房地产的VI做起来,就像是在搞艺术 唱片封面设计 | 看得见的音乐艺术 “美味酒廊”VI设计欣赏 美学茶话:读懂齐白石的画,我放弃了画画

访问手机站
© Copyright 素材公社tooopen.com 本站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您权益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10109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