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网 品牌美学馆标志
主站 营销美学 品牌设计 免费素材
964

中国的设计师只能抄袭?(转)

素材公社- 品牌美学- 品牌风云 |发布于 2009-12-02 | 标签:

我几乎没有上过国内的设计师的什么博客或网站观看的,因为怕是非多。这次是由于新闻里的文章出于马艳丽的博客。而为什么会把评论者的文字贴到这里,是因为让我想起一件事和作为一个服装设计师的尴尬的处境。

  去年的夏天,我代一个朋友接待她的一个老外朋友,带他到后海划船。船上他得知我是服装设计师时,脱口而出的说:是抄袭设计师吧。当时我心里十分的气愤,想夺船而逃。但毕竟是代朋友招呼朋友,于是压着心中的怒火笑着说:我有脑袋呀,有我自己的见解,不用抄袭别人的吧。那老外怔了一下,有点尴尬。

  其实,不是这老外特别糟糕,他的脱口而出说明了老外看中国人的普遍态度――中国人善于抄袭。无论什么东西都抄袭。

  据我所知,米兰的面料市场是非常抗拒中国人的。基本对中国人不给料样。因为给了,就给抄袭了。我也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

  我的面料基本都是我到国外进回来的。有一次,一个好朋友,看我这么认真努力的去做事,他主动的把他的一个面料商介绍给我。但那时我已经基本进完料,而且马上要归程了。所以就想跟我的朋友去认识了一下那面料商而已。不料我的朋友出于好心,想让那面料商不会轻视我(大公司:个人),对面料商说了我的一大堆好话,而且说了会进面料。于是出于礼貌,在看完面料之后,跟面料商要了一点料样,但同时也说明了,我已经进完面料了,要是有新的需要,才向他们定料。就这样踏上了归国的旅程。回来也联系了我的朋友,谢了他,并让他代我谢那面料商。没想到,没多久,我竟然收到面料商的电邮,直截了当的火气冲冲的问我:拿他们的料样是否是要卖给国内的面料商,让他们去抄袭去。我当时真的气极了。也堂堂的告诉他们:我以我的人格和我的工作室担保不会干这样的事。要是你们的面料给抄袭了,只要你们查出是我这里的传出去的,我赔偿你们包括连调查费在内的一切费用。就这样,那面料商的火焰给打下去了。

  在北京我很少跟初次见面的老外介绍我是服装设计师。每次出去,都是一起的老外朋友替我介绍,他们非常积极热心的介绍我。但对方还是有点将信将疑。直到他们亲眼看到了我设计的东西,他们才相信我是名副其实的设计师。有幸的是他们都喜欢我的设计。所以,他们关于我的设计用得最多的形容词,不是比较女性的,不是可爱的,不是简约的,而是,没有见过的,是原创的。是的,“原创”是他们对我的设计用得最多的形容词。这是不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呢?我很期待这他们有一天像评价国外的设计师那样评价我,而不只有一个形容词“原创的”。

  所以当我读到一个所谓在服装界做了6年的“行家”说抄袭有理时,我真的感触良多。同时也觉得莫大的悲哀。

  我曾经的工人也有在别的工作室工作过的,他们初来乍到时都会献点小殷勤,通常是建议我:到国外时买些杂志回来。这样就可以出新款了。这说明了他们以前工作的地方是这样的。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曾经有一个工人跟我说过,她以前工作的公司就设立在国内某品牌公司办公楼的对面。每天他们上班就是拿望远镜看那品牌公司出了什么新款,然后做同样的款。听得我毛骨悚然。

  国外有没有抄袭的,也有。但作为设计师级的很少,因为国外的消费者比较成熟,得知抄袭的会拒买。这样抄袭方就没有市场了。他们也不会有中国人这般聪明,抄袭国外的,名副其实的洋为中用,100%的拿来主义。

  中国人很聪明,也很勤奋,但为什么总用在不好的地方羞辱我们自己呢。

>

品牌风云最新热文

房地产的VI做起来,就像是在搞艺术 唱片封面设计 | 看得见的音乐艺术 “美味酒廊”VI设计欣赏 美学茶话:读懂齐白石的画,我放弃了画画

访问手机站
© Copyright 素材公社tooopen.com 本站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您权益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10109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