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设计艺术教育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应该肯定持续升温的“艺术热”,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中国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从过去主要依靠专业院校,发展到综合性高校创办艺术学科,这种多元化办学模式,对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极大的帮助。但是,伴随着这种“艺术热”,我国现有的设计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弊端,日显峥嵘,如何使设计教学模式上更加趋于合理?这涉及到设计教育体制问题,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根据目前设计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探究,以求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一.构建完善知识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设计师应当具备广博知识的基本素质,同时具备运用综合知识对设计目标进行统筹、分析、研究的能力,以期解决设计任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成为设计艺术创新的基础,综合能力的培养尽管依靠高等教育难以形成,但是,学生在高校期间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方法,将有利于他们获得专业以外的多学科知识,从而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我国设计艺术教育改革不在于某个环节的创新,重要的是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体系。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引进了欧美的设计理论,特别是包豪斯教育理论;然而,我们并没有完全系统地和整体的吸收西方设计艺术教育的精髓,我国设计艺术教育至今很大程度上仍具有艺术教育的特征,违背了包豪斯所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违反了设计艺术教育应当以理工型体系的方向而非艺术型教育体系的培养模式,课程各环节缺乏系统性,专业课的知识覆盖面过窄,学科缺乏交叉性,这必然导致学生设计视野狭窄,作品缺乏创新、千篇一律,对设计艺术的真正目的缺乏认识,过多重视自我意识的表现,轻视社会意识和服务意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培养出大批不合格的的大学生。
合格的毕业生应具备心理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适应社会,他们眼界、思维、观点一定要高于社会,同时他们成熟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在各种环境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一个合格的毕业生,首先要关注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文化底蕴和思维能力,不要偏重技能训练,增加文化和思想方面的课程,加强各门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艺术与工艺技术的交流、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思维只有在交流、碰撞中迸发灵感,并要了解设计与文学、经济、政治、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熟知广告心理学、市场消费学、认知心理学等,提高创新意识,通过探求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契合,提高设计的原创力;“传统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实践的锻炼,是历史的经验和习惯,也是文化的积淀和升越”①,传统文化蕴涵强烈的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民众质朴的审美观念,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并通过物态形式直接反映民众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涉及人们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各个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文化,它从文化特征、设计思想等诸多方面,丰富了设计艺术语言和思想内涵,我们通过运用现代审美、现代设计理念对其加以诠释,定能重新焕发光彩,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例如:我国当代国际设计大师陈绍华先生设计完成的现代经典标志------北京2008申奥标志,该标志整体结构以传统吉祥图案“中国结”为基本元素,运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太极运动员”的寓意与动势,籍以传递标志主题和传达中国人民期盼奥运的美好心愿,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很难设计出既有国际化设计语言又具东方神韵的作品。
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与迸发是现代设计的创新之源,培养学生多方面吸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及时了解设计艺术的时代特征和脉搏,培养设计思维能力,加强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之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基本素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素养,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应重点放在研究它们所体现和展示的思想上和深邃意境上,同时让学生充分领略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语言美、形式美,让他们认识到必须要有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的根基,否则设计作品只会留于表面的形式。纵观世界各国著名的设计大师,他们都是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才创作出辉煌的设计作品;通过运用艺术与科学的合力,创造、美化、方便人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文化驾驭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走势。如果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就无法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更无法能创造出影响深远的作品,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再发现能力与对现代社会具备再创造的能力,人文精神的精髓将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的动力。
二.实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视觉设计的研究,从来就离不开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国际先进的视觉设计文化或许能带来设计观念的革命;设计理论前沿思想或许能进入研讨的视野;交叉学科的最新成果或许能启发科研灵感,但是,这一切的聚合,都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视觉设计的实践在验证的过程中提供新的支撑数据,为新一轮的研究提供佐证和理由。……当然,视觉设计最终的社会功能就是实践。通过实践,服务社会,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②www.dolcn.com
设计艺术专业作为与市场紧密联系的的学科,我国目前的设计教学,理论脱离实践,没有紧跟时代,内容陈旧空泛,学生很难及时掌握设计动态、信息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正如波斯哲人萨迪所说:“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蜜蜂不酿蜜”,因此,我们应当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刻了解市场,只有熟悉设计艺术基本流程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授课内容一定是生动感人,必将推动设计艺术理论的创新;在欧洲的教育体系中,特别是德国教育体系中,教师申报教授职称的一个必须条件,就是看该教师是否有设计工作室或设计公司,做过那些设计项目,可见他们教育体系中对实践这个环节重视程度,而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能力审核、职称评定往往是以英语考核的达标、发表论文的多少来评定,当然,造成这种现象有一定的深层原因。目前,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方面缺乏明确的方针政策,关于高校教育是应该主要以传授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出发?还是把技能问题和实践工作纳入教学范围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一方面我们办学条件的限制,高校自身没有实践场所,另一方面是办学模式缺乏针对性的结果,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没有基本的设计技能技巧为前提,再好的设计思想也可能无法实现;好的创意是在设计技能为保障的前提下得以实现,如果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基本解决实践工作中发现的设计技能问题,并在有丰富经验的优秀设计师的指导下,就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快胜任工作。
设计艺术的重要特征,决定了它既是科学性的,又是艺术性的;现代平面设计,要求设计师既有独特创新的思想和高超的设计技巧,又能全面地了解、掌握现代印刷技术的工艺流程,把设计艺术和印刷有机地结合,才会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设计佳作。然而,我国高校设计艺术学科由于缺少实践这个环节,造成相当一部分设计艺术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印刷工艺缺乏了解;因此,我国设计艺术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反观欧美设计教学体系,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如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有些学生的毕业设计与企业紧密联系,能够将自己设计作品直接转化为商品生产出来,这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应该鼓励老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建立工作坊、个人工作室或设计机构,这样教学可以不一定在教室内进行,教室的概念外延了,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实践。
三、完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指出:设计不是纯艺术,设计能力必须经过特别的训练方能获得。学生设计艺术水平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好的创意综合了许多智力劳动,保持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和对工作的专注,涉猎不同的领域,可以使设计艺术人员保持开阔的视野,广阔的信息来源,创意理念需要培养和长时间的潜移默化。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艺术美学理论和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优秀的设计作品,是设计师综合能力的体现,目前,我国高校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艺术院校,这势必导致师资结构的单一,这是我国特有的教育环境因素的决定的。对于学生,他们在进入高等学校接受设计教育之前,学生对艺术与设计艺术之间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界定,尽管对艺术学习有激情与追求,但不了解设计艺术的概念与含义,没有区分艺术与设计艺术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科,艺术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设计艺术由于它的目的、手段、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确定了它不完全属于上层建筑。设计艺术的创作与表现是为了推动商品销售,它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艺术作品是以艺术家个人的心理感受为特点的,而设计艺术是以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为出发点,德国大学设计专业的入学考试,由校方出题目,要求考生回家动手完成,时间期限为3周,考生完成后再向校方组成的专业答辩小组陈述创意理念以及理论根据,校方根据考生的表现判断考生是否具备设计艺术的天分,尽管这种形式不适合我国国情,但是可以给我们现行的招生考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在解决造型基础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招生考试新方法,而不是目前这种一刀切的形式。
关于教学方式,欧美设计艺术教育,采取小班制单元式授课,大课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这是由于设计艺术专业的技艺性特性所决定的,同时,任课教师教学采用开放型、讨论式的授课方式,以启发和引导为主;在课程结束后的成绩评定中,任课教师会邀请两名左右在社会上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师与全班同学一起,互相探讨,听取他们的建议和了解最新资讯,共同指出作品中出现的值得鼓励与不足方面,再最终评定成绩,使学生的设计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更加具有针对性,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始终围绕市场展开设计,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社会。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授课教师是学生成绩的主要判定者,这难免有时缺乏客观性。2008年12月,笔者应德国方面的邀请,担任德中平面设计大赛的评委,在德期间,观摩了若干德国高校的教学,他们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对所设计的目标首先要进行功能分析,竭尽一切可能开拓自己的思维,建立一个设计思维流程,获得初步的构思,然后把设计各环节中的构思,以及设计理念与理论依据详尽地写出来,装订成册,作为作业的一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思维经过这种科学、缜密的训练逐渐培养起来,最终选择一个相对完善的创意方案再经过充分讨论后以实物表现出来,同学之间再一步互评,在一定场合举办展览,邀请各年级、各学科的老师和同学列席,听取他们阐述设计理念,接受大家的建议与批评,再进一步完善创意,把实战引入课堂,学生在校期间要经过两次实习,在基础实习阶段,第一到第四个学期期间,时间三个月,自己寻找实习单位,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熟悉设计企业的日常运作和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在专业实习阶段,是第五到第十个学期当中,时间六个月,自己寻找实习单位,主要作为准设计师参与设计公司的设计项目,参与和企业项目客户的交流谈判,作为辅助设计师助理和项目设计师和团队完成几个设计项目,并开始做毕业设计,学生毕业后不存在适应社会的问题,马上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企业的欢迎。而我国高校设计教育普遍存在轻过程重结果的倾向;以酒包装设计为例: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先找寻现有的包装容器,设计内容也仅限于已有包装容器表面进行的图形、色彩、文字排版等要素,缺少对包装容器造型、结构与材料的进一步学习,忽视了包装容器造型是包装视觉设计的载体,优美的包装容器是包装视觉设计的基础,学生的创造性没有发挥出来,思维训练根本没有展开,创新性也就无从谈起。
我国高校扩招以后,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性教育”的方向转变,让更多的人享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学生大量的涌入导致一些学校的生源素质下降;因此,我们的办学方向和模式要因材施教,学生素质相对较高、师资力量较强的专业、重点综合院校,以培养具有一定设计水准的设计师为目标,而那些录取成绩相对较低的艺术院校的部分学生,当初选择学习艺术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遵照家长的意愿,经过短期应急考前美术培训,考入了专业成绩、文化成绩要求相对不高的艺术类院系,这些学生应该以培养技能为主。由于我们现有的教学管理体制,加之目前学生就业的压力,部分高校为不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学生在校期间只要没有出现重大问题,通常都可以顺利毕业,因而,部分高年级学生,开始放松自我要求,高年级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大部分主要专业设计课程集中在这一时期。很多同学在最关键阶段却放松了学习,直接造成很多重要设计理论和设计技巧没有掌握,导致设计能力较低,2009年某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在专业理论课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请你谈谈你所熟悉的一位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师的作品以及风格”,结果,答案五花八门,让人啼笑皆非,不少院校学生只顾专业学习,对外界“两耳不闻”,沉湎于网络和计算机技能中,如此恶性循环,根子在哪?因此,我们急需建立、完善“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而不是目前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招生、教育机制。
高校设计艺术专业教学模式的讨论已经持续多年,追根溯源还是教学体制问题。说到教学体制改革,也已经做了多年的探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未能够完全触其根本。如果要从短期内要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以上几点,针对性地分段实施,使设计艺术教育早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