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先生说: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
这句话有如一记重锤在心,不由得令人长舒一口气:还好,我们的民族还是有审美的。
我们的审美除了丑,没有别的毛病。
PART A
“中国审美进入了一个恶俗的时代”
日站君在姑姨群里
时不时会收到这样的H5
▼
看到这样的画面
不坚强一点真的是会流泪
稍微好一点的
是这样的育儿推送
▼
孩子是不是危险我不知道
这个配色还真的是有点任性
至于走出家门以后
看到的会更精彩
实干民族
说干就是干
▼
医疗大国普及医学
户外广告义不容辞
▼
儿童摇摇车
带有魔幻现实主义
▼
养生节目
主打荒诞风格
▼
如果觉得此文甚好
请您动动手指转发
▼
或许你会说,这些都是黑历史,我们现在已经不是这样的了!
是的,2017年,国人审美迈向一个新阶段,当年梁思成心心念念的国风建筑,现在变成这样了:
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观园金鳌馆
▼
坐落于举世瞩目的雄安新区
这只超级大王八
真不愧是网友票选的最丑建筑
歙县示范总工会幼儿园
▼
家里如果有熊孩子
送到这里应该不错
看俺老孙不分分钟把你吓哭
还有日站君曾经吐槽过的各式建筑
▼
这可真是人民艺术以及仿生学
与大型建筑的完美结合呢
也难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苦口婆心地建议地方干部们:应该加强艺术素养的教育,在基本知识考核中,加入审美品质的考核。
所谓审美,必是先“审”而后“美”,各位有关部门,请你们摸着良心回答:你们审过了吗?
▼
主持人窦文涛曾在自己的节目中,谈到自己的一位来自美国的艺术史研究家朋友。这位朋友自海南游历到北京后,所发出的感慨是:中国进入了一个恶俗的时代。
PART B
中国式审美,美过
——中国式审美真的不行吗?
相信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会是:美过。
不仅美过,而且美得超前。
唐代建筑有多美
看梁思成的手稿你就知道
▼
宋朝,是最早的极简
▼
雍正,是纯色的小清新
▼
即使是林徽因用来打趣学生的“乾隆taste”,对着现在的“农家乐”,也有资格报以勾唇一笑。
▼
至于民国时期的审美水平,随便一个平面设计,都美得赏心悦目:
▼
广告排版现在看都不觉得落后
▼
即便广告以字为主
也是主次得宜、疏密有间
▼
再看今日街头最常见的招牌
红艳艳的画风真是说不出的喜庆
▼
看到这里,相信你一定会发出一个疑问:我们的审美,怎么就从各种优雅端庄古典高尚,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PART C
中国式审美,到底哪里不对?
诚然,这和我们的审美断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经过众所周知的那段集体主义生活,上一辈人刚从贫穷中走出来,能够维持温饱就已经满足,哪里还会考虑什么审美?
但事实上,即便是如今吃喝不愁,要谈审美,也依然是一个道阻且长的问题。
【实用至上主义】
季羡林在他的随笔中写到过,“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因为注重实际,关注点只会在效果上,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这个形式美不美,这并不重要。
有一名粉丝曾和日站君提到过培训机构的传单设计,她给朋友设计了好几个方案,但最终朋友选择的,依然是市面上最流行、也最丑的那一种:
▼
因为对家长来说,培训班有什么优惠、开什么课程、最后交多少钱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你的传单好不好看?这种问题需要考虑吗?
很多设计师都会有这种经历,那就是某某朋友请你设计个logo、设计个海报,你报了个价格,人家还嫌贵。因为在他们眼中,“设计”不过是就是个动动脑子的东西,太简单了,不需要成本。
如果一件商品,因为其设计感而提升了价格,他们就会觉得这个价格“不实在”,花这个钱“不划算”。
因其深深埋在骨子里的功利性,他们对美没有尊重。“美”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值钱,他们也不舍得为“美”花钱。
【要脸面,不要体面】
但是,不要忘了,我们中国人同样是非常爱面子的民族,为了自己的面子工程,舍得为“美”花钱的人,当然还是有的。只不过他们花重金打造的房柱子,长的是这个样子:
▼
花费7000万的金河豚
长的这个样子
▼
最酷最炫的企业广告
是这样子:
▼
这种花钱买来的并不是“美”,而是“壕”。经济快速增长的这三十年,真正多的不是精英,而是暴发户。所谓“温饱思淫欲”,富起来了,总想显摆一下自己的“深厚底蕴”。
加上开放的市场引入了国际潮流,一些具有“国际眼光”的人,那颗附庸风雅的心便蠢蠢欲动,一心想要表现一下自己那上了一个档位的审美层次,只可惜,他们对美其实并没有什么追求。
大部分的中国式审美,都以为单纯的加法就是美,殊不知加法以上,还有减法。
只要能体现自己的壕就可以了,才不管壕得体不体面,于是乡镇村内最普遍的户型,莫过于千篇一律的“欧式”小洋楼:
▼
【审美的集体无意识】
更多时候,中国式审美的普遍低俗在于,不是人们不追求审美,而是对美没有概念。
你怎么知道在你眼中看起来low到爆了的穿衣打扮,不是他在出门前费尽心思搭配好的?
你怎么知道你眼中的“清流”,在别人眼中不是一种俗气?
在你看来,父母装修的房子真是花花绿绿的辣眼睛;在父母看来,你装修的房子真是冷冷清清太辣鸡!
钱钟书在《谈俗气》中就已经提出,“俗”这个字眼太主观,不同层次人的审美,不管所处层次是高是低,永远对其他层次充满鄙视。
而在审美上,我们最欠缺的,莫过于对审美意识的培养。
我们的美术市场很繁荣,然而那依然是停留在学院、画家和高端市场之间的小众勃兴,真正的大众对“美”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一个无意识的阶段。
大众的教育,没有美术。
可怕的不是审美奇葩,而是奇葩的审美代代相传。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那些满大街的商业广告,没有办法拒绝那些乡村欧式建筑,我们所生长、所生活的环境就是如此。
我们甚至没有权利获取审美的教育资源,学校里老师一句“美术老师请假了”,就能名正言顺地占课补课。就连小学课本,这设计都丑得带不动节奏:
中国的小学课本
▼
日本的小学课本
▼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能做的只有一点一点剔除。所幸的是当文化开始发声,审美也跟着崛起,我们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中国式审美到底该是个什么模样?
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审美会被扭转过来,国外设计师们眼中的中国,也再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
这个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