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设计的情人节?广告设计是如何改变传统节日的
一
年中“这样的时刻”又到来了。我想你该知道,在这个时节,有多少文章都是与“一年中的特殊时刻”相关的。如果以设计(及广告业)对圣诞节和其他主要节日的
影响为题材做一项研究的话,其结果一定相当有趣。广告业对历史的影响难以估量。我的意思是说,看看可口可乐是如何把圣诞老人变得“又胖又红”的就知道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玩笑,并不是真的。根据 Snopes的一篇文章:
可口可乐公司最多只是将转借的圣诞老人形象做的深入而已,该形象并非它的原创。
真相常常是广告设计随着新技术,时代价值与潮流而不断改变自己的策略。但即便如此,广告无疑确实对社会生活有某种程度的影响。我们来看看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
圣诞节
关于圣诞节的传说有成千上万,甚至还有许多关于圣诞节如何形成和演化至今的理论。我说“演化至今”,只是 一个泛指,因为全球各地庆祝圣诞节的方式都不一样。
有一年的圣诞节,我是一个人过的。我为自己和我的宠物狗做牛排,然后我看了许多集的科幻剧。那是我度过的最有意思的一个圣诞节。这里的重点是,虽然圣诞节有很多共同的文化标志,但对庆祝圣诞的人而言,可以有很多不
说到文化标志,就不得不谈谈与之相关的广告设计了。虽然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圣诞老人形象并非可口可乐的原创,但如果没有可口可乐的推广,圣诞老人可能自己无法让自己的形象传播的如此之广。
身披红袍的圣诞老人在西方传统中早已存在。在可口可乐为这种红色申请专利之前,其他品牌早在1900年就开始用红色来强调圣诞气氛了。
今日情况如何呢?
今天,圣诞节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而不是宗教节日了。圣诞节不仅在日本,在亚洲其他地区也日渐流行。
我无法在此详谈广告品牌如何把一个宗教纪念日转变成了消费者的狂欢日。重点是,这样的现象是人为创造的。可口可乐只是改造了原本就存在的传说,并通过投入大笔资金把它推广到了新兴市场中。
现在,可口可乐甚至正试图通过生肖吉祥物把推广圣诞老人的策略复制到中国农历新年上。
情人节
我
要把情人的流行归功于贺曼公司(Hallmark),此外还有好时(Hershey’s)公司。当然,很早前人们就在情人节交换卡片和小礼物了。但情人节
的真正流行得益于稳定可靠的现代邮政制度。这样羞于表白的人儿才能通过预先印制好的卡片卡片向远方的心上人传情达意。相隔遥远的恋人才能在某种意义上共度
情人节。
Esther A.
Howland在1840年左右开始售卖大批量生产的情人节卡片。贺曼公司成立于1910年。时至今日已有专门的“贺曼频道” (Hallmark
channel),并且要多煽情就有多煽情。除了卡片和电视频道之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与情人节有关的营销广告。它们都在暗示:“买我的东西(尤其是巧克
力),不然你不会得到她的爱。”
我想借助情人节的演变来说明市场和设计所造成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总是好的。祝贺怀特曼巧克力(及其他的巧克力品牌),你们成功地把情人节变成了一则警示寓言。
万圣节
“万圣节”只能算得上最普通意义上的“国际节日”。“不给糖就捣乱”直到最近才在墨西哥形成风气。在欧洲的一些地方,人们对此根本不屑一顾。
关于万圣节最有趣的一点是,它原本是一个爱尔兰节日,在欧洲早就被遗忘,却在美国复活,并被“输回”到包括爱尔兰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
就算它在美国兴起,最初这也只是个庆祝收获的节日。南瓜用来大嚼的,糖果是用来招待上门的客人的。
这些糖果都是自家制作的。因为那时人们对糖果公司出售的糖果普遍持不信任的态度。毕竟,自家制作的东西更放心,对吧?
但到1950年左右的时候,包装糖果已经被人们接受,糖果公司在广告宣传上的投资更大了。1970年,有谣言说有坏房主故意用糖果毒杀小孩,或把刀片藏在蛋糕里。这样一来,似乎只有包装完好的糖果才是靠得住的了。
随后,所有的糖果公司都在外包装上印上了形象可爱的幽灵和蝙蝠。往后的万圣节成了他们的金矿。
结语
市场机遇迫使广告设计做出改变,如果必要的话,它自己会创造机遇。这不见得全是坏处,但情人节的巧克力并不是多么值得吹嘘的事。设计师的力量也许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大,但我们的确需要关注手中的活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