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 入后工业化时代以来,信息爆炸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观念动荡与变革,扁平化的网络世界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关系的认识,但最根本的改变,还是传统的物质与非物质、 虚拟与现实、主观与个人、天与地、真与假、美与丑等人们曾经用来理解世界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的逐个消失。对于产品设计而言,对立的消亡也意味着传统的 工具理性以及理性依赖的严密逻辑的动摇,这使得人们转而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多元自由的情感价值。一方面,数字技术对世界的逼真复刻已让人几乎无法辨识; 另一方面,数字化生存的社会存在,使得个人空间被不断挤压、揭示,人的个性、尊严,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剧,对技术存在紧迫的失控感。物质与精神 等二元对立的消失,使得理性的逻辑原则受到冷落。原有以设想、计划等工具理性为主导的设计涵盖,正逐步向不可预料的、无目的性的艺术创造接近。从有计划、 有规则、标准化的设计创造,走向不确定的,创造与概念并进的艺术再造。这正体现了后工业时代,伴随着人们情感的不确定性,而存在的不确定的和多变的设计需 要。设计作为当前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多边缘领域,正在重新界定原有的构架与内核,从物质的创造走向非物质创造的精神领域。设计的功能与形式也同 样经历着,从物质质料中的功能表达,向脱离形式的非物质的“超功能”演变。最终的结果,原有的工具理性思维不断消亡,设计不再具有明确的逻辑与符号语义, 非物质化的形式以及纯粹的功能目的将设计不断引向脱离物质层面的纯精神领域的自由化之路。
后
工业时代的设计,似乎并不以创造有形的物质性产品为主要目的,而是在追求一种抽象的“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人与数字化产品之间的对话关系。对话所使用
的声音语言与身体语言同精神一道,是精神活动的典型符号,对设计与产品使用催生了质的变化。人与产品的对话,即意味着人性与个性的提升,亦可以理解为某种
形式的平等。产品从无意识的物质形态转为智能的非物质形式,无疑是科技的巨大进步。但就设计而言,原有的制造形式与原型,都已面临一种新的不确定的非物质
的创造,这种创造将产品置于与人类平等的地位,就需要人们尽可能的探索不同的领域,发掘可能的方法,以应对随时会产生的,藉由“关系”引发的系列化的不确
定的辅助判断标准。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设计中,传统的固定模型只具有参照意义,系统的部分间为协助“对话”的顺利进行而展开的,变化着的替代与修改
才更具价值。产品的功能作为系统的主要部分之一,为应对不同场合而产生的功能应用差异,意味着当前的产品逐渐成为多变的,近乎艺术品的“感觉组合”。这样
的组合由人们所把握的新的感觉参数和新的美学序列来界定。这种产品系统的多样灵活性,也逐渐延伸到设计与使用者的对话关系中,而对话的存在强化了个性化与
个人风格的凸显。但现实的矛盾在于:一方面人们希望自己能够显得与众不同,成为一个具有趣味性的自我;但另一方面,人们大多数时候只能选择目前已有的风格
或模型。因此,人们很难发现或创造真正的自我,而是只能顺从地选择已有的原型性的“个性”风格。工具理性的秩序已然没落,但个性需求是后工业时代发展的必
然。如何使设计兼顾理性逻辑与个性发展,使设计与使用成为创造的共同缔结者是当前急需的哲学思考。
陆泉
2015.12.5
现代家具设计
新中式家具设计
家用投影仪设计
新中式灯具设计
咖啡壶设计
现代家具设计
自动咖啡机设计
自动榨汁机设计
新中式家具系列之1
新中式家具系列之2
家用吸尘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