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正在研发“整容液”,你信么……
朝五晚九的生活、挤成照片的地铁……平淡,让人越来越腻。所以我们喜欢猎奇、喜欢鬼怪、喜欢外星球的事情。
在屌丝的标签之外,我们渴望成为“煎饼侠”: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件或元素,其实具备感化全人类的超能力;仿佛就在身边的那些小人物,添点胆量就是逆袭高富帅的神人大咖。
因此,《吃中国兰州拉面的时候,不许开枪》应运而生,火遍全网,成为懒散工作间隙的逆袭美谈。
这篇文章的最后,是一句非常经典的结尾:危险和收获同等!那鸡血君就明白了,作为没有胆量的普通人,老老实实坐着,从3000块钱慢慢磨吧!
即便这样,我们仍旧对这种逆袭鸡汤,百喝不腻。于是,今天在微博出现了新的鸡汤热词:#南极火锅#。这则“假新闻”已经被辟谣。
从公关的角度来看,我们一直在说:品牌要会讲故事。但现在市面上看到的大部分品牌故事,仍旧是一副新闻稿和大会报告的模样:缺乏细节,少有通感,没有泪点,绝无笑点。可能有干货,但干到咽不下。
在写了那么多没人看的文案之后,反观这种赚眼球却又没营养的文章被炒火,真是心有不甘。
所以,鸡血君想趁着#南极火锅#的热乎劲,来剖析一下,这类故事的文案思路。
一、阿富汗的兰州拉面
从目前能搜到的结果中,鸡血君发现:这篇《吃中国兰州拉面的时候,不许开枪》,源于7月21日的凯迪社区,原文名为《深圳人餐馆在伊拉克狂赚300万美军开坦克就餐》。
在这之后,百度贴吧和猫扑网出现同样的帖子,原文标题一直沿用到8月23日。而在9月4日,文章改用了现在的标题,摇身一变忽然在微信和网络上重新转发起来。
1、标题深藏功与名
看完它的变身过程,鸡血君觉得应该写一篇文章,叫做:《标题才是整容液,老妪信息秒变生猛新闻》。分析一下前后两篇文章的标题:
《深圳人 餐馆 在 伊拉克 狂赚300万 美军开坦克 就餐》
标题中有5个关键词,其中:
深圳人:身边人,讲逆袭
餐馆:身边元素,平凡化
伊拉克:战争场景的热点
300万:钱是永恒的话题
坦克:生活外的震撼元素
(1)虽然这些关键词,几乎每一个都有吸引力,但是点越多,关注性越发散,无法做到聚焦。看到标题一时间感觉信息量巨大,消化理解需要时间。
(2)标题所阐述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中国人在伊拉克开中餐馆的故事。赚钱了,又能怎么样?奇葩的中餐馆多了去了,能赚钱的也不少。亮点乏善可陈。
(3)看标题,感觉文章像从知音和故事会里走出来的,动点脑子的人无不耻笑作者脑残。
《吃 中国兰州拉面 的时候,不许 开枪》
标题中有2个关键词,其中:
中国兰州拉面:你家小区外、公司楼下就有
开枪:吃面和生死相关
(1)针对全文内容,对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浓缩。这个非常正宗的兰州拉面品牌,在市场上的口碑确实不错。标题用你最熟悉的品牌名称,叫醒了你的代入感和嗅觉。嗯,鸡血君准备写完之后就去来一碗。
(2)营造戏剧性冲突。什么!吃碗面还有生命危险?到底发生了什么?看到这里你一定憋不住要打开这篇故事了。还用否定的“不许”,来强调和聚焦。
(3)调整后的标题,不再“故事会”,而是站在世界的角度,谈论战争期间的饮食问题,更添猎奇。
2、开篇5秒钟的功夫
这篇文章在7月份的时候,开头一句话为:“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朋友就在波斯湾开面馆。”
虽然也感觉像是真人真事,但是有个极品BUG:当这篇文章由不同的人发表在不同的平台上,都称是“自己的朋友”,感觉特别可笑。
而在华丽转身之后,9月份,开头一句话变成了:“给大家分享一段朋友的传奇故事,放松心情。(真人真事)”
太鸡贼了……每个词都大有用处:
(1)分享:故事内容绝不强迫给你听,而是因为我觉得有趣,所以才分享给你。
(2)朋友的传奇故事:我没有说这个朋友是我的朋友哦,有兴趣一定要往下看!
(3)放松心情:如果你觉得并不那么真实,那就当做个故事来看吧,没事!
(4)(真人真事):鸡血君看到括号里的四个字,特别像蚁力神的广告:“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又特别像朋友和同事之间穿谣言,说完之后再加一句:“真事哦,不要告诉别人!”
通过心理学拟定了开头第一句话,所有9月后发布的文章下面,再也没有那么多吐槽和骂声了……效果惊奇。
3、一篇文章的场景革命
这个故事,一共1032个字,很短却有趣,环环相扣,是一个非常好的短篇。其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手法:
(1)逆袭:用“我这个朋友最早是个混混,基本在国内走投无路了,无奈之下在一家川菜馆当小工。”开篇交代这是一个关于逆袭的故事,是这个时代最佳鸡汤。
(2)数据:有具体的数据,感觉事是真正存在的,增加真实,比如:
“一盘泡菜国内不要钱,卖给美军那就是15美金小半碟子,一个鱼香肉丝要120美金,一碗白米饭20美金。”
“伊拉克美军的剩余物资,防地雷的装甲车,美军同意还送7.62机枪一挺和一台移动炊事车。”
(3)生动的场景,身临其境
说中餐馆和牛肉面有多受欢迎,没用,太虚。想要突出“不许开枪”,平铺直叙也是无法打动看客的。看看这篇文章怎么写:
“美军经常坐着直升飞机来点餐,螺旋桨就这么‘咣当咣当’的开着,几个黑大兵就这么端着机枪等炒菜,完了用塑料筐装走,大把的美金哗哗的扔。”
“美军打着打着饿了,坐下来来一碗兰州拉面,热腾腾,吃完嘴一擦,提着步枪上去接着打。”
“有基地的来吃面的,边吃面还边叫唤:阿拉阿克吧!不要辣椒!阿拉阿克吧,牛肉少了老子要弄你。”
“最后搞的是装甲车左边坐着美军,右边坐着塔利班,大家都形成默契了,吃中国人的兰州拉面的时候,不许开枪。”
(4)段子
一篇文章想传播,除了标题之外,要有一个总结能力特别强的段子,或者一句看完之后念念不忘的笑点。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危险和收获同等!”
“说弄死你就绝对不会留下植物人的......”
(5)闹心的感觉
这个逆袭的故事和你我有什么相关?如果加入你我都关注的社会热点,那真是锦上添花(火上浇油)……
“在北京最近入手了个二环内的四合院,年底还要在上海外滩买两个独栋。”
(6)引导
这篇文章写出来是干嘛的?逗人一乐?
在没有修改的原文中,结束只有一句话“但是我不会炒菜”,有的文章又加了一句“就想问问学炒菜到底哪家强”。……嗯,寻找新东方烹饪学校的感觉出来了。
而在9月份的热文中,最后甚至添加了两段文字,说到自己要去卖串,并提出这么一句:“干半年就能去淘宝把美国白宫拍下来了,有优惠劵都不领!”
如果修改标题和内容的人来自阿里的公关部,的确不负盛名……
二、#南极火锅#
信息量再大,我们也无法全部获取;知识之多,就算常识也有可能游离在我们的生活之外。
#南极火锅#就是这样一种奇葩产物,它同时结合了3个让我们聚焦、放松警惕,最后成为“新闻”的关键点。
1、微博热门话题:#外国人吃火锅#
8月14日,新浪出现热门话题#外国人吃火锅#,阅读量5000多万。这其实也是一种逆袭心态,汉堡、披萨、牛排,我们趋之若鹜,我们对外国人饮食的了解,貌似比他们还要专业。但是,外国人到底对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了解多少呢?没有人去研究,甚至没有人去发声。
这个领域,一直很寂寞,我们对自己饮食的信心,还缺乏一个认可。当这个话题出现的时候,忽然冒出来很多人来讲自己身边的故事,把一个小众话题,变成了对树立中国饮食信心的大会。
国人对中国饮食的热爱、想要逆袭国外的心理,会为此类话题保驾护航,持续引爆。
#南极火锅#里面那张所谓的“小郭与外国人吃火锅”照片,来自知乎上“歪果仁吃火锅”问答题。
2、类“阿富汗兰州拉面”故事
中国人的火锅能入驻南极科考站,成为众多国外友人的不二选择,是我们潜意识里,最愿意看到的。
即使它不符合常识、规则,甚至还有不可考证的问题,但我们就是愿意相信。
真实的情况是:现在南极的长城科考站,是一名武汉大厨;
2010年的资料显示:国家极地办公室希望把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建为国家极地科考餐饮服务定点单位。受极地办公室委托,国家极地科考餐饮服务人员的考核标准由该校制定。
3、电影《南极料理人》
2009年上映的日本戏剧电影《南极料理人》,讲述了冰天雪地中的南极圆顶富士基地,在那里生活着八个观测队员,而西村淳(堺雅人饰演)的工作则是每天为队员们做饭的故事。
冰天雪地与厨艺欢乐,有冲突点,再加上喜剧元素,都是本片的看点。而#南极火锅#也承袭了这个特色,着实像个电影……
那么,从文案的角度来说,它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1、标题显示矛盾冲突
南极火锅,冰与火的交融,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在一起,最能引发关注。
2、升级版的“阿富汗兰州拉面”
阿富汗兰州拉面,算是个搞笑故事,而南极火锅,就有板有眼了。不仅有主人公父亲的职业为主线,甚至还有照片为证。
全文故事非常完整,从父亲开始说到为何与南极“有缘”,再到为什么能到南极做厨师,最后讲述在南极做火锅而且倍受欢迎的过程。
比阿富汗兰州拉面多了几倍的文字,细节完整、貌似可考证、唤起情感、树立国人信心……
并保留了阿富汗兰州拉面的数据佐证方式:“底料8美金一碗、火锅底料50美金一锅,收费差不多70美金一份。”
3、餐饮老板内参的一篇文章
大家都知道,订阅号“餐饮老板内参”估值1亿。所以,从这里传播出去的内容,肯定是有影响力的。
9月15日,餐饮老板内参发布了一篇文章《在南极科考站餐厅当主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说的是一名派驻康宏站的意大利厨师。
而热词#南极火锅#,第一句话,就是打压这名意大利厨师,从而开始讲述一个假故事。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造话题。
最后,#南极火锅#的目的是?
文章能搜索到的最早来源是一个叫“uper”的微信公众号,账号主体显示为“北京向上优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送时间是9月9日。
文章标题是《小伙把四川火锅店开到南极,赚疯了》,文末称“以上文字由小伙伴口述,uper整理而成,系原创作品。”
嗯,既然是原创,大家都懂得。炒作确实火,就是再次刷新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