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释一下 bia 这个拟声词,它确切地存在于一些地方的语言体系中,但是在一般字典又找不到对应的汉字。大意就是指某物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贴在另一个物体上,被贴的以脸为佳,有猝不及防的感觉,最为贴合 bia 这个拟声动词的神韵。
MIT technologyreview 体验了一下 MediaSpike 推出的虚拟现实广告案例,内容则是因为小黄人而大火的《卑鄙的我》,在这位编辑眼中的景象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观看者就是在这个数字化的城市里驱车前行,天上有小黄人主题的飞艇飞过,城市高楼的巨大屏幕呈现着《卑鄙的我》的巨幅海报。
不过得益于沉浸式的体验和3D的效果,这个广告的体验是令人深刻的,不幸的是,这种深刻更多的是贬义。当然,这种广告形式还是比网页中突然弹出的弹窗好得
多。
某种程度上讲,VR 和 AR 设备可能是未来互联网终端的新形式,而互联网广告市场的走势也是慢慢向好。根据的 Magna
Global 的数据,2014 年,这片市场的规模达到了 1420 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 17%,而在今年,市场规模将会增长 15%,达到
1630 亿美元。
比 VR 更现实一点儿的是
AR,智能手机也可以算作是一种AR设备,利用智能手机进行AR广告并不是新鲜事,前不久突然爆红的奇幻咔咔软件就是利用 AR 特性呈现 3D
视觉的可爱小熊,俘获了不少姑娘的欢心。更早的时候,哈根达斯推出 iOS 版应用H?agen-Dazs Concerto
Timer。打开应用,用相机扫哈根达斯雪糕盖子上的二维码,就会看到屏幕中盖子上出现一位音乐家为你演奏小提琴。这场小小音乐会为时两分钟,刚好使雪糕
达到口感最好的时候。
有趣的是,在许多人看到了 AR 和 VR
在广告上面的价值的时候,也有人看到了这类技术也是抵制广告的有力武器。前不久我们也报道过,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PennApps Winter
2015 黑客马拉松上,一个四人小组制作了一个外观很“原型机”的头戴式设备,称之为“Brand Killer,Adblock for Real
Life(商标杀手:现实生活的广告封锁者)”。
就这个原型设备来看,实现的功能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屏蔽掉那些随处可见的商标,在它到达视线前,这个头盔就已经将其处理成马赛克了,并且随着视线转变,这个马赛克也始终覆盖在商标之上。
当广告突如其来 bia 在脸上又扯不掉的感觉,真是细思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