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天天佩戴着体积庞大却简单的Nike计时表,这也曾是我最钟意的手表,直到有一天表带彻底断裂。巧的是,苹果公司在那天发布了第一款 iPhone手机。此后我的手表彻底被智能手机所替代,而我身边很多朋友也同样再也没有佩戴过手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大量关于阐述智能手机是如何改 变我们行为模式的文章。
每瞥一眼手机几乎必然意味着分心——你会无意识地进行更多的操作。如今,我会越来越频繁地有意将手机搁在一边或是开启“勿扰模式”。相比之,智能手表可能能够通过简化相关内容来尽可能地减少用户分心,这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想法。同时,我也很好奇拥有线性时间轴界面的Pebble Time和Apple Watch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
我把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定义为一个跨设备享受数字体验的新时代,而且每一种设备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基于苹果推出的一些新技术,尤其是传感器阵列技术,下面我将展示我认为可能能在Apple Watch中实现的5个有意思的概念设想。
假设前面是一个分岔路口或者路线不在地图内,抬起手臂尝试指向不同方向。手臂所指方向正确时智能手表会发出“嗡嗡”声。
触觉交互导航目前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并且也相应推出一些相当有意思的产品,其中名声最大的便是Le Chal智能鞋。尽管目前仍未知这项技术是否足够稳定可靠来作为行人导航的主要/次要方式,但是触觉交互导航在许多场景下都能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当你在一幢办公楼内希望找到正确的房间时,而对方不愿向你展示完整的楼层平面图。当你身处拥挤的客运列车、音乐会或是电影院内,难以看到屏幕或者听到Siri的声音时。当你身处某条小路、海边或是一个缺乏已纳入地图的地标/道路/标志的环境时。当你在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使用iBeacons的空间内时。视力不健全用户。
因此他们能够向你发送最终的清单更新项目,免得你可能多走一趟。
在iPhone上创建的提醒理论上应该都能够通过邮件共享,然而事实上当我在使用Reminders这款应用时既无法使用邮件共享提醒,也无法让多人参与合作。Wunderlist这款应用在清单合作功能上表现不错,但它不能像Reminders那样标记地理位置。
因此我希望能有一款工具将Wunderlist和Reminders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基于地理位置、关键词和使用模式智能感知行为。
回 到上面购买食品的例子中,我知道这周我需要购买一些东西,但是需要分别在不同的商店里购买不同的东西——在全食超市里购买新鲜蔬菜和海鲜,在加特纳肉类市 场购买新鲜屠宰肉类,在喜互惠连锁超市购买其他的东西。我希望清单能够当我在某个相应的商店时发送智能通知消息。当我使用GPS或者苹果支付收据核对清单 上的项目时,app需要能够通过不断比较来掌握我的行为模式。
当然我也不希望一直收到通知消息,所以我希望能够设定一个阈限值——只有当清单上的项目足够多,值得开始购买的时候才会收到通知消息。这可能需要通过感知另一种行为模式来实现,当然添加一个“贪睡”按钮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假设app持续追踪我的行为模式,因此当我的某项消费品即将用尽时,app应该能够基于之前购买频率智能推送通知消息。
时间、地点和心情可能是其他的相关影响因素。
70%左右的美国人在实施心脏急救时会觉得迷茫无助,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操作心肺复苏术或者因为他们之前的训练早已失效。
除了在医院内,每年大约会有将近383,000起心脏骤停意外事件,其中88%发生在家里。许多患者之前身体健康,无任何已知的心脏病或其他危险因素。
心脏骤停与其他的心脏病疾病并不一样。
数据表明,仅仅实施胸部按压的心肺复苏术在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效果上和完整的心肺复苏术急救效果相同。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如果能有效地学习掌握心肺复苏术,将来你能够挽救的生命很可能是你家里人:你的孩子、配偶、父母或者是朋友。
我 曾经参加过一门婴儿心肺复苏术课程。我们用塑料假人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心肺复苏术练习,希望能形成肌肉记忆,为之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准备。幸运的是到目 前为止没有意外情况发生,但是糟糕的是,我根本无法记得心肺复苏术准确的按压频率——除了记住为婴儿做心肺复苏时按压频率要高于成人。
这是一个真正表达“技术让生活得更好”的实例。
大多数紧急情况都要求你的双手能够自由采取行动。手表恰好吻合了这一要求,因为手表本身是佩戴在你手上的。Apple Watch更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向你直接发送脉冲震动来提醒你在何时按压。这是紧急情况下最简单有效的、不需要任何培训的方法。
1) 假设你现在正在相亲,另一半的智能手表能够发射特殊的声波脉冲。
当你找到相亲另一半时,两人的智能手表会同时发射一次快速的声波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