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广告文案成因解读及影响探析
通过对上述房地产广告的粗略分析后,可以对当前房地产广告的虚浮和矫饰略见一斑,事实上,这种状况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原因,可以从时代发展、经济状况、社会心理、消费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解读,本文拟从消费文化的角度进行探析。
1、现代神话的制造者
广告是制造现代神话最有力的工具,房地产广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远古神话源自信仰,都是关于神或英雄的重大题材,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生活在现代社会,神的光环渐渐隐去,于是就有了现代神话。“现代神话……至少有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也许可以叙事对象来划分。第一阶段的叙事对象主要是人,第二阶段的对象主要是物。”就是说,第一阶段的现代神话关注的是个人如何通过奋斗和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当现代神话发展到第二阶段,其关注的焦点已经从“人”转移到“物”,这是由快节奏的消费社会本身所决定的。 广告在这一神话制造过程中如鱼得水,短短的几十秒电媒广告或薄薄的一张的纸媒广告,以简单的信息向消费者不断重复灌输,“穿上我们的西装,你将气度非凡;用上我们的香水,你将魅力无穷;甚至嚼上一块香口胶,都有可能引来艳遇”……广告就是通过这样的虚幻承诺,给消费者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现代神话,描绘出消费者心目中美好的前景。在当今社会,“物对人的包围意味着物的主动性,物不是被动地被人们所使用,而是积极主动地服务,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物是那样的功能齐全,高贵而又典雅,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也顷刻之间改变了自己的的身份成为高贵而典雅的成功者。”
2、触动、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
房屋是人们生存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是个人内在情感的寄托,外显于社会交往中的象征物。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住房除具有作为人的基本生存工具的物质功能外,其作为人外显于社会交往中的象征物的功能也日益凸显,深藏在人们心底的各种欲望开始渐渐复燃。房地产广告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一点,它所宣扬的,不外乎是触动或者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健康、青春、自由以及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满足。 房地产广告正是这样进行诉说的,物质层面表现在位置卓越、交通便利、内部布置奢华、建筑风格洋化等等。精神层面则主要是把房子跟社会地位、身份联系起来,住进了豪华的房子,你就会成为尊贵的人,这种诉求对需要物化的身份认同的人尤具杀伤力。例如金源花园住宅广告就宣称:“金源花园,令您的身份、地位高高在上!”在这里,房子已经超越了人本身,转过来赋予人以“高高在上” 的身份、地位。
3、构筑社会形象,形成比照集团
房地产广告不断重复着一个又一个关于成功与尊贵的消费神话,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树起一个特定的阶层,如同深圳硅谷别墅的楼书所言,“他们有品……他们有识……”,最后还要补上关键的一句,“他们成功。不然,我们的价格早已令他们悄然离去……”。赤裸裸的表现出房地产商对于有钱人的追逐与吹捧。请看以下详细内容: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要远远大于人与猴子的差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实在自然不过!那么,汇聚在新世界豪园的是怎样一群人?他们有品。否则,何以欣赏五星级欧式会所那长长的外廊、粗粗的立柱、斜斜的瓦顶(一切以再原始不过的原木、石、砖建构而成)。他们有识。要不然看不出长条状、带高度私密内院的主体别墅,连同那严格的空间序列透露出的十九世纪欧洲人本意韵。他们成功。不然,我们的价格早已令他们悄然离去……
广告中所宣扬的有品有识更有钱的人,他们的品识表现在哪?就要通过对“五星级欧式会所”的欣赏和“十九世纪欧洲人本意蕴”的体会来表现了。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哈里森Harrison.P. 在《第三世界:苦难、曲折、希望》中提到的比照集团。身为记者及自由撰稿人的哈里森对第三世界的考察,他发现经过殖民地阶段的第三世界国家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群人,他们受过殖民母国的教育,在语言、服饰、举止行为乃至思想等多方面模仿殖民母国的人,以此来表明自己与本国人民的不同,力争“溶入”殖民母国,进入所谓的上层社会。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的广告,类似思潮比比皆是。
4、警惕造成社会分裂
房地产广告中既然有了“令您的身份、地位高高在上!”的承诺,自然也就意味着要与普通民众划清界限,金碧华府就宣称,“只与尊贵为邻”,上海东方曼哈顿·尚东区“谨献给少数兼具眼力与实力的层峰人士”,而深圳硅谷别墅则提示,“不然,我们的价格早已令他们悄然离去……”。
房地产界弥漫着的这股追金逐银的浮躁气息,一方面直接向没钱的受众说“拜拜”,另一方面也将间接影响到广告载体——媒介的内容取舍。随着房地产广告投放量的扶摇直上(2002年达到101.39亿元,成为首例突破百亿元的行业,居所有行业广告投放量首位,其增幅达到45.93%),房地产广告俨然成为报纸媒介的头号广告香客。现在越来越多的报纸媒介热衷于评选明星楼盘,关于房地产的软文(实为有偿新闻)也是大行其道。本文开篇提到,“中国十大超级豪宅”评选揭晓,各媒体纷纷予以报道,甚至挖掘出“豪宅配备金马桶,富豪看房带道士,佣人开车去买菜”等细节。某记者在参观了超级豪宅、见识过诸多名车之后,竟然调侃起自己是那些富豪们眼中“正在辛勤工作的谁家的佣人”。媒介的津津乐道,营造出一派富足骄奢的气氛,大家仿佛沐浴于金色的阳光下,遍地都是奢华。 显而易见,各报纸媒介为了争取提供房地产商们理想的目标消费者,其定位、内容编排,也会做出调整。这样,如果不是有钱一族,要想得到媒介青睐,想在媒介上看到他们关心的议题,估计将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