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外国人提问“中国思想”?
在“无知”的问话中消除“无知”
在“深圳马拉松”中,库哈斯与汉斯成为了专业的采访者,他们与嘉宾谈城市规划、历史与社会政治、社区与行动、文化与亚文化、政治与经济。这些中国社会各个专业领域的主题浓缩为一个主题“中国思想”。作为两个外国人,为何要以如此宏大的主题来进行对谈?
对此,库哈斯坦言,因为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在访问中,会问很“无知”的问题。但是,在这种持续的问话和倾听中,会渐渐理解他们想关注而没有机会知道的事情。“马拉松谈话不是巡回演讲,不是讲自己的故事,而是来倾听他人的心声。”库哈斯说,邀请到的30位嘉宾年龄大都在30至50岁之间,其中有 20人的研究与历史相关,他特别想了解,历史事件对于中国当下有何影响。此外,“新农村建设”、“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角色”、“中国人如何理解人文主义” 等话题也是他关注的重点。他还想知道,中国在国际上所表现出来的自信是否也沿袭到了建筑师、艺术家和公共知识分子身上。当然,“深港一体化”也是库哈斯关注的话题之一。他现正在香港进行西九龙项目,他希望通过对这个项目的探讨,建立起深港之间的某种联系。
汉斯对中国艺术领域话题并不陌生,他曾采访过上百位中国艺术家,并于今年出版了一本名为《TheChinaInterviews》的书。他说,在以往的谈话活动中,他总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各个领域的问题。这种看似不专业的“无知”提问,却往往能获得更多新鲜的体验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
每场30分钟能谈出什么?
嘉宾称“表面”也可很“深刻”
在15场谈话安排表上,记者发现,每场谈话嘉宾为两个。现代传播集团主席邵忠、万科集团主席王石、社区行动者舒可心、电影导演朱文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均名列其中。虽然谈话时长达8小时,但平均每场的时间仅30来分钟。这样的谈话是否只是一场形式大于内容的名人“大集合”?
对此,汉斯的说法是,在伦敦进行“马拉松谈话”时也有同样的问题。虽然“中国思想”主题宏大,在八小时的谈话中也不可能体现“中国社会的全景”。但是双年展设置这样一个主题活动,比专注于某一主题的大型研讨会更能体现出城市、社会发展的现状。
本次双年展开幕影片导演朱文告诉记者,谈话前还未与两位采访者进行任何形式的沟通,谈话现场只能是被动地问什么,答什么。“这是创意特别的一场谈话,很有新鲜感,带着轻松的心情谈论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必期待有多深刻的东西出现。”建筑评论家贺承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形式大于内容未必是件坏事,我们往往会期待很深刻话题,但现实是很肤浅的,如果能直面现实,谈话的目的和效果也就达到了。”
贺承军的这一观点与库哈斯的想法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库哈斯仅用了一句话来回答记者问题:“以我多年的经验,'表面’是多数人不愿触碰的,但往往最能体现深刻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