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
设计中的迎合与引导——设计与大众审美 二
工业革命的产生将批量化推到了现实面前,大众审美也被考虑到设计之中。最初的产品因贵族与普通大众的审美与收入差别而分门别类。用当时一位印花布厂主的话来说,“时尚必须考虑它所迎合的对象。”正当我们为这种现象充满兴奋的期待时,工艺美术运动的潮流将工业化的进程推向了反面,使得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没有成为最早出现工业设计的国家。莫里斯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它秉承拉斯金等人的师承自然理念,彻底地反对工业化,认为它将设计变成了粗制滥造的不负责任,提倡回到中世纪的手工艺时期。其实,他的设计中蕴含了民主的成分,他也认为艺术应当为所有人享用,可是他的这种大众的想法并没有建立在充分认识机器生产的正面价值上来。可以说,他的所谓大众审美只是空谈,不可能通过手工艺风格实现。新艺术运动的出现源于工艺美术运动,但不同的是,它不否认机器的作用。虽然它也积极地主张要做为大众的设计,但其装饰意味极浓的风格完全不适应工业生产。新艺术运动的其他分支,例如,维也纳分离派和青春风格,他们已经将自然的线条转为适合机器生产的直线条,可以说这是为大众的审美设计的转折点。
如设计史家所说“如果这个'人’只是指的少数权贵,那就是旧式的设计活动,人类近5000年的设计文明史其实是一部为权贵的设计史。一旦设计满足的对象是大众,那就开始有现代意味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使得机器生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为大众审美服务。也为设计师通过设计引导大众审美变得可行。现代主义设计在一些艺术改革运动,如构成主义,风格派等影响下,涌现出一批具有民主思想、充分肯定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赞赏新技术、新材料的工业设计的先驱人物。其几何化的审美设计要素使得设计简洁,实用,并能有效地提供给机器生产,使批量生产与产品普及化成为可能。大众在这里被设计所重视,且作为设计的最终目的。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主义过分强调单一的几何形,由于其影响力,这种几何风形成了世界性的“国际风”,特别是建筑,几乎是统一的方盒子。这种大众审美引导抹杀了个性化和多样化,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让人们的生活似乎也变得没有了趣味可谈。当人们对某种审美产生了疲劳时,另一种风格势必要重新为大众审美注入新鲜的血液。后现代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它反对杰出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凡德洛的“少即多”的设计原则,并提出“少即烦”的观点,认为设计不仅要实现功能要求,还必须使形式表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满足大众日益精致和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在这里,后现代主义积极迎合了市场的大众需求,也引导大众进入一种新的审美享受。其设计风格的总体特征是重视形式、强调装饰。企图把良好的功能、科学的结构和古希腊罗马样式、哥特样式以及巴洛克、洛可可或维多利亚等各种经典样式的装饰细节相结合,追求独特艺术韵味和设计个性,并面向不同的文化群体与层面,从中汲取营养、激发创作灵感。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师们注重大众中群体审美差异的观念是值得借鉴的。虽然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大多具有试验性,如“孟菲斯”,与现代主义提倡的优良设计大相径庭,但其设计为大众服务的宗旨没有改变,而这种试验性的前卫设计也会被大批量产品的设计所借鉴。所以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引导大众审美走向多元化的设计。
在设计一味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它忽略了自然环境的感受。类似美国商业设计所带来的大量资源与材料的浪费,使得人们不得不考虑如此的恶性循环将会把人们带入怎样的境地。设计师的责任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一种新的大众审美观需要设计师的引导——人与环境的协调与共生。绿色设计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而这种绿色意识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位美国建筑师,设计师的提倡,他们是巴克明斯特.福勒、理查.约瑟夫.诺伊特拉和帕帕奈克。绿色设计是用绿色产品来解决人类生态问题,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不是害怕破坏环境而畏首畏尾。建筑方面越来越倾向于建筑与周围天然环境的融合,赖特的流水别墅与阿尔托的山纳特塞罗镇市民中心都是这方面的卓越代表。产品方面注重新材料的开发,材料的二次运用于回收,呼吁可拆卸性的设计。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秉承3R的设计原则即Reduce、 Recycle 和Reuse。利用设计的导向性将公众的意识引入环保的大环境中。这应是今后设计师的主要责任.
在回顾了历史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分析现阶段的设计与大众审美的状况。现代社会是个开放性的社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技术与文化等也变得全球化了。技术可以不断引进,而西方的文化冲击带来了正面的和或多或少负面的影响。这就给中国的设计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怎样在抵御外来文化负面影响的冲击下引导本国大众的本土审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本土化设计和民族化设计。可以毫不隐讳地说,中国现今的设计大部分处于模仿阶段,并且这种模仿不加入任何的民族意味,简单的改型和变色就成为自己的设计,这种方式不可能引导大众的本土审美,它没有唤醒大众内心的民族意识,缺少一种精神上的东西。只能说它迎合了大众对全球时尚化的需要心理。放眼国外,一些设计大国都有自己引以为豪的设计ICON,美国的福特、通用、苹果与IBM等;德国的奔驰和宝马;意大利的法拉利。可以说举不胜举。但中国的ICON还只能感谢古人的宝贵遗产。其实在设计史上借鉴他人设计风格,然后形成本国独特的风格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例如,斯堪的纳维亚的有机现代主义就是将注重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设计与本土的人文主义的传统设计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种更富情感化的设计。就风格而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但又不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严格和教条。几何形式被柔化了,边角被光顺成S形曲线或波浪线,常常被描述为“有机形”,使形式更富人性和生气。5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盛极一时,其朴素而有机的形态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在国际上大受欢迎,成为了当时欧美最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另一个成功案例是意大利的设计。意大利设计是一种一致性的设计文化,这种设计文化是根植于意大利悠久而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之中的,并反映了意大利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战后初期的意大利深受美国设计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受到所谓“优良设计”的功能主义影响;另一方面,美国的商业性设计,特别是流线型设计也对意大利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通过借鉴与自己的传统进行综合,创造出了完全意大利式的设计。我们再来看看通过模仿最终形成特有风格的日本设计。日本最初的设计师深受西方设计概念影响的,这与一些西方著名的设计师到日本交流的活动密切相关。如英国的德莱赛和奥地利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瓦格纳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民用工业和工业设计并不发达,很多工业产品直接模仿欧美的样本,价廉质次。由于政治和经济等原因,日本与德国的交流使得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流入日本,对其后来的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经历了恢复期,成长期和发展期之后,日本的设计已经可以唱响设计界了。日本的设计采用双轨制,对于传统的服装,建筑等还采用传统的方式,但现代的工业产品则颇具现代意味,形成了小、巧、轻、薄的独特风格。其实日本设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各种大型的展览,设计院校的成立和设计奖项的设立都是这方面的表现。
可见,大众审美不怕外来因素的干扰,关键是设计师怎样处理好外来与本土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国内一些大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设计对于发展的重要性了,我国的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出台,每年大量的设计人才,这些都是中国设计界发展的动力。对于设计师来讲,尽快从迎合大众的趣味转变到引导大众的审美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味地迎合大众,或许能带来直接的效益,但却放弃了设计本身对于生活的意义,忽略了大众的真正需求,使设计沦为商业的傀儡。只有积极正面的引导,才能满足大众日益丰富的内心需求唤醒他们心中对民族魂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