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英国信息可视化艺术设计研讨会在中央美院开幕,此次展出的是英国信息可视化艺术设计领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数据记者DavidMcCandtess的数据新闻作品、伦敦奥运数据雕塑Emoto、设计师团队SoSoLimited的伦敦眼可视化影片、和来自多名顶尖信息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二十多件平面作品。展品涵盖数据新闻、文学作品可视化、商业数据可视化、数据雕塑、音乐可视化,信息素材可视化等多种可视化风格和方向。结合这样一个展览,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与策展方及美院的专业学者共同策划并呈现了“信息可视化艺术设计论坛”、“信息可视化艺术设计工作坊”、“IM信息×交互论坛:信息板块”、“RCA-CAFA设计学院合作教育周”等系列公教活动。期望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专业化服务,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展览中来。
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Visualization)由StuartK.Card、JockD.MackinIa和GeorgeG.Robertson于1989年提出,兴于二十世纪90年代。最初起源于图形学、人工智能、科学可视化以及用户界面设计等领域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作为一个新兴并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信息可视化结合了科学可视化、人机交互、数据挖掘、图像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认知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区别于数据可视化与科学可视化概念。
信息可视化系统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旨在研究大规模非数值型信息资源的视觉呈现和分析,并不是为了展示用户的已知的数据之间的规律,而是为了帮助用户通过认知数据,有新的发现,发现这些数据所反映的实质。
英国首相在唐宁街十号每煮开一壶水,产生的能耗会以可视化的形式向市民呈现,在伦敦市内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的顶层,一座叫”菱镜”的动态雕塑向人们展示这个城市大小数据的实时更新——大到空气污染指数,小到“首相的水壶”。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人对他们的国家队表现好坏的评价和感受,都被容纳在一个叫做”Emoto”的“数据雕塑”作品里。它的层峦迭起折射了在线用户在奥运期间的情绪起伏,艺术家用连接了信号探测器的LED灯和延时摄影捕捉到我们无法看见的无线信号点亮城市夜晚,斑斓壮观:达尔文的大部头《物种起源》被幻化成长满枝桠的画作:地图不再只是用于查找信息,也能用于标识人们的感情;而抽象的声波也被“雕塑”成了具象的扶手椅……
如今的我们处在一个被信息“定义”的时代,“信息可视化”也因此成为艺术设计的新议题,尤其是如何通过对庞大资讯的收集、整理、和可视化使复杂的内容更清楚、有效、以及有创意地传递给接收者。这次展览我们想提出的议题并非“什么是信息可视化”,而是“信息可视化可以是什么”。我们认为“信息可视化”不是一个被严格定义的行业或者产业,而是一种创作风格和思考方式。艺术家、记者、设计师,“极客”、电影人、音乐家,都在运用“可视化”进行创作。
“信息可视化可以是什么”与“什么是信息可视化”一样,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英国是信息可视化领域发展最早、也最有特色的国家之一,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卫报》就开始采用可视化设计传递数据信息。近年来,“公开数据”的概念深入人心,政府和民间机构对促进数据开放和大众化投入大量精力,而庞大的数据资源成为了推动数据与信息可视化实践的积极能量。与此同时,英国文化环境对艺术的认知也让英国的信息可视化者们不止将目光放在有效、准确、简洁地用视觉形式传递信息上,也放在如何能让可视化不仅作为一门工具,还能成为一门艺术。
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