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为在名古屋举办的一个香港画家画展创作了一张海报(图10)。红点代表画家的心灵,同时也代表日本的形象。毛笔与砚台组成“中”字。海报传达了中日交流和画展的信息。抄袭者只抄其表面,不知其意义。照搬毛笔和红点,但对传统文房工具认识肤浅,所用的毛笔尚未开封。中国专业设计师如此,中国设计还有没有希望呢?
答案.标准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中国设计会走向这样一个死胡同?为什么不耻于抄袭?为什么不尊重原创?原因之一是中国试场上存在一些没有创意的试题,寻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市场上有一些书,引导学生走向教条式的标准答案。
静物素描怎么考呢?参考书教你如何摆放静物,给出四个步骤的标准答案,同时还提供了一些低分卷和改优后的高分卷。考试前要临摹模板,临摹作品千篇一律,追求的是标准答案。
色彩静物画也是先教如何摆放,给出四个标准步骤。书里也有低分卷和改优卷。高分之后就比低分卷好吗?改优后画面比较明朗,但是不是明朗就等于好呢?低分卷中背景的布处理得就比改优后的好。另外这张低分卷中对油瓶的质感表现也比改优后好,所谓标准自欺欺人。书中强调的也是一再的临摹。
头像素描无非也是机械地给出几个标准步骤。改优之后就比低分卷好吗?例如这张低分卷线条潇洒,层次分明,有感觉。改优卷比较细致所以就好吗?(图11)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就好吗?那么这张女人头像应该拿高分还是低分呢?如果根据前面的评判标注,这张素描拿不到高分。但是这是伟大的画家毕加索作的素描(图12),这张素描表现力很强,线条富有感情,使人物神韵活现。伟大的画家的作品在今天评卷的标准面前可能都是低分卷。
速写同样也是四个步骤。书中给出的改优卷没有说服力,好在哪里呢?一些优秀的速写按照当今的评判标准都难以合格。例如这张速写,线条敏锐、传神、形态豁然,却难拿高分。
设计科中的改优卷好在哪里呢?色彩上,这张低分卷用色大胆,很有创意。另一张低分卷,色彩有民间韵味,而且标题醒目。又如为低分字体设计加上许多装饰就成了高分卷(图13)。难道字体的好坏就在于有没有装饰吗?这是错误的教育。
另外一些新的考试的参考书,多了一些不同的思考方法,例如如何衍生图案。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图例好在哪里没有启导性的说明。我的作品也被用于范例,也不错(一笑)。但是抄袭的作品竟然也被当成了范例。这是如何教导学生的呢?
再看看官方评奖的作品。官方评奖的作品都是标准化的。香港回归的获奖海报都是公式化的,总离不开特区市花、现代化建筑、烟花和五星红旗。相比,宁波蒋华在全球华人学生比赛中的海报就很独特(图14)。他极具创意地将香港的英文Hong Kong做成中文的“双喜”字剪纸,正体现了香港的中英文化融合的特质。这样的设计师才是佼佼者,而这些作品为什么不能在官方评选中胜出呢?
澳门回归的官方评奖作品也是特区市花、五星红旗和烟花的标准答案。相比,香港赖维均获得香港评奖的作品就别出心裁,用飞翔的五角星破笼而出传达了澳门获得自由,回归祖国怀抱的意念(图15)。另一张我所创作的澳门回归的海报也获得香港评奖,莲花代表澳门,花开花落,落叶归根,落在“99”两数字组成的涟漪上。整个意象表达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也是以平常心表达喜悦之情(图16)。
临写.模仿
为什么临摹和模仿成为了理所当然呢?这不是一代人的问题,中国传统中就有一个观念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授是基于模写。模仿往往也成为一种创作的方法。画家往往通过重新演译名作,表现个人对人生的体验,传达一种不同的气质。
张大千的传统绘画造诣深厚。他临摹了很多古代名家的作品。如五代画家董源所作的青绿山水《江堤晚景》(图17,18)。他虽模仿古人,却不止于模仿。这才是他大有成就的原因。
清代王翚的《仿古山水之四》是对关仝的风格的模仿,而进行的是新的创作。
明代张宏仿宋代夏珪。取其笔法,创造自己的构图(图19,20)。
清代王翚、王鉴,均习米点。然而只师技法,自行创作(图21,22)。
元代画家倪云林独创皴法,空灵清逸的平远构图也是他的原创。他的画面往往是近坡高树数株,中间是辽阔的湖面,远山被提到了画幅最上端。后代大师董其昌、王原祁、王时敏都模仿他的构
承传.创新
中国艺术应该是遵从继往开来的。师古是必要的,但还要师自然、师心。古人就说要师古、师造化,造化就包括大自然和人生。我的老师吕寿琨先生曾教导我“师古、师自然、师自我”,这也成为我终生追随的观念。
张大千师前人,模仿巨然的皴法、构图,创作如《仿巨然夏山图》(图24)。师古之外,他亦师自然。写生创作《印度大吉岭瀑布》(图25)。然而张大千最大的成就是后期创造了破彩泼墨(图26)。一个人的艺术成就最重要是在于有没有自我,张大千最终的师自我,便是成就伟大的主要原因。
我的老师吕寿琨精通笔墨,源于师古。他在教学时会示范如何临摹古人画作。他仿石涛进行创作,求异立新(图27)。他还师法自然,在维多利亚港写生创作(图28)。最终师自我,以禅念入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作面貌(图29)。这才是学习之路;这才是传承、创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