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动的色彩搭配
色彩设计在整个产品的开发流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情趣化的产品设计中色彩则更为重要。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Carolyn Bloomer)认为:“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的确,合理而巧妙的为产品配色,往往能够唤醒消费的购买欲望,让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例如著名的Apple公司曾由于IBM兼容机和微软的操作系统的挑战而陷入危机,于是Apple公司决定在电脑的材质及色彩上作大胆的革新,在1996年面对全球铺天盖地的米白色及黑色的机箱及显示器Apple公司采用了彩色的半透明材质,希望让人在工作的同时感受水果的味道(如图6所示)。这一情趣化的设计使Apple公司摆脱了困境。接着Apple公司又在电脑设计上大胆运用了全透明的材质,Power Mac G4的出现又一次使Apple公司成为华尔街的新宠儿。Apple的成功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色彩的情感魅力。
在情趣的产品设计中,色彩的设计必须依附于整体造型予以合理的搭配,以表现产品的趣味性。一般来说,彩色相对于灰色更加活泼,而灰色则通常显示出产品的气质,如图6所示,彩色的钉书机与其本身的有机形态的搭配很好的展现产品的情趣,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也使得这款产品在市场上大获成功。而 图7中虽然产品的形态也是较为自然、圆润,但灰色的配色使其更具有品质感。在色彩设计的过程中色彩的明度、饱和度及色相对比等都对整个设计产生影响,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自身的特点合理调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3、 合理的材质运用
除了形态和色彩之外,材质也是表现产品视觉情趣语言不可或缺的要素,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产品材质的情趣语言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们对它的触觉体验,这种视觉和触觉的交融,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生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木材和布料等传统材质总会让人联想起温馨和舒适,而金属和玻璃等现代材质则会令人产生浪漫和典雅的感觉。这或许可被称之为材质的情感联想性[4]。将这样的材质运用到产品中,往往会使产品或多或少的带上情感倾向。图8所示的沙发,设计师将其命名为“妈妈”,意味着这一沙发能提供给人以保护感、温暖感和舒适感,就像躺在妈妈怀里一样。试着想象一下如果沙发的材质是金属,你还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另外,巧妙的运用材料的物质属性也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前面apple公司的例子,iMac在色彩上的成功是一方面,其透明材质的运用也是功不可没的,而且现在透明的材质早已成为iMac电脑的标志。除了类似具有透光性的材质之外还有一些具有弹性、磁性、导电导热性等属性,合理而巧妙的运用材质的属性将更能体现产品对人的关怀。图9所示的托盘和容器的设计,就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特点,解决了人们在端盘子总是小心翼翼的问题,充分的体现产品对人的关怀,让人不再为生活中的琐事而烦恼,从而真正能够愉快的享受生活。
4、 巧妙的使用方式
设计产品的目的在于使用实现其功能价值,不能使用的产品也许只能称之为一件艺术品。而对于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来说,仅仅停留在外观设计的优美还是不够的,通过一次完美的使用体验来感受产品的趣味性,才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标。这就好比一个人仅仅有外在美是不够的,必须让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才能够受到大众的欢迎。图10所示的产品是一只壁钟的设计,它没有实体的时针和分针,必须用细杆插入中间的圆孔,通过光线的投影才能够获得时间,它暗喻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并稍纵即逝,在生活中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时间,同时警示人们要珍惜时间。也许当人们第一眼看见这件产品时并不能感受到其中的情趣,最多只能认为是件精美的产品,只有亲自使用过产品并了解产品的功能寓意才能够体验产品使用方式设计的巧妙,也才能感受产品的价值所在。
以上是通过使用方式寓意实现了产品的情趣性,除此之外,产品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还能够产生特别的情感联想,从而表现出其趣味性。让我们来看图11的烛台设计,大家也许都会有在冬天烤火的生活体验,这种生活体验让人感觉温暖,这个产品就运用了这个寓意原形,但个人使用也许并不会产生特别的心理感受,只会觉得可爱而已,但如果使用者是一对在共进烛光晚餐情侣,那他们对产品感受就不一样了,这不仅象征了爱情的甜蜜和温馨,还会让人联想到一对情侣依偎在一起烤火的乐趣和浪漫。有着这样的情趣体验还怎能让人割舍这个产品。这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产品的使用方式与特定的环境相结合也是情趣化设计的一件利器。
结束语
本文通过案例介绍了形态、色彩、材质和使用方式在情趣化产品中的表现形式,在实际的产品的设计过程中这些表现形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正确合理地将其运用到产品设计中,能增加人与产品的亲和力,并且能用产品自身的情趣化语言与人交流沟通,用情趣化的诙谐或幽默达到一种非生命的产品与人的友善,使平淡无奇的使用与被使用者之间产生一种极为微妙的情感,从而大大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可以这么说,在这样一个同质化产品竞争的年代,谁能够更好的利用情感去抓住你的“上帝”谁将赢得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