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网 品牌美学馆标志
主站 营销美学 品牌设计 免费素材
810

2009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 创意产业未来之路如何走

目前,上海已经成为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最迅速、总体实力最大、产业形态相对成熟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66%,这在全球大都市的同类指标对比中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实绩。同时,创意产业也成为上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高城市创新活力的新增长点。去年,上海创意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逆市上扬”,实现总产出3413.55亿元,总产出增加值为1048.7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8.3%。
  
那么,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上海将如何推动创意产业的优化升级,全面增强城市竞争力?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创意产业活动周上,与会嘉宾纷纷献计献策。
  
盘整上升应对危机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但是从全局看,中国创意产业却逆势而上,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去年,全国创意产业的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平均达到了79.23%,平均利润率达到31%,成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坚力量。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发展既要解决内外部结构失衡问题,又要形成新的增长引擎,而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达地区和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基地,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把现代服务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建立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事实上,上海创意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但体现了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服务,通过创意设计、咨询服务、展览会议、媒体传播、引领时尚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三二一产业的融合发展。而且创意产业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刺激了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的需求,成为上海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亮点。
  
上海创意产业走出了一条漂亮的发展轨迹。去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在上海创意产业涉及的38个中类、55个小类行业总产出为3413.55亿元,总增加值为1048.7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3%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66%。其中,研发设计创意总产出为1821.13亿元,增加值为529.3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3.62%;建筑设计创意总产出为420.52亿元,增加值为129.9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3.62%;文化传媒创意总产出为124.84亿元,增加值为53.3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1.95%。不难看出,上海创意产业正在进行积极的盘整和蓄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三个门类,依次为咨询策划创意产业、研发设计创意产业、建筑设计创意产业,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
  
繁荣背后的挑战
尽管,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得生机勃勃,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需要应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尤其是在上海创意产业走过规模快速扩张阶段之后,各种潜在的矛盾逐渐凸显,如何形成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上海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亟待思考和解决的新问题。
  
首先,知识产权保护亟待深入。由于创意产业具有创意研发设计投入高而复制成本低的特点,倘若知识产权保障不足,原创人员在创作过程中所作的大量投资便难以收回甚至会白费,这会严重妨碍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需要上海的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拓更为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去年元旦,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正式启动 “创意信封”登记备案制度。这项在全国首创的制度,显示出上海在知识产权服务和管理方面的新探索。但对创意者来说,这只是一种过渡和衔接,是对创意阶段性成果进行保护的措施之一。要对创意成果真正实现严密而有效的保护,还需要所有从业人员普遍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同时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执法服务的配合。
  
其次,创意人才资源有待开发。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活载体就是创意型的人才,包括研发人才、管理人才和操作人才。有关的统计资料显示,纽约创意产业人才占就业人口总数的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而目前上海创意产业特别缺乏具有综合研发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政府、高校与企业应联手积极推动高校创意人才的培养、研究合作、互访讲学、企业实习等方面的互动交流与实质性合作。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在职人员开设相关教育培训,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园区运营能力再需提升。近年来,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迅速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潜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创意产业园区经营者能力比较差,不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资源。比如有些投资者参与园区项目竞争,拿到项目后不知如何进行实际的运作,把宝贵的机遇放空;有的投资者把创意园区当纯地产项目运作,缺乏做创意内容的能力和水平;有的投资者缺乏创新能力,复制其他创意园区的主题和定位,使同质化竞争加剧。这些做法都限制了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上海从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产业政策引导等方面,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把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到一个新水平。
  
新业态新格局
那么,上海创意产业未来将朝什么方向发展?专家指出,未来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一定只聚焦于传统意义上的有围墙、有厂房、有管理机构的创意产业园区,它也可以与高等院校、企业集群、商业街区等结合,形成工业开发型、创意体验型、设计开发型的创意产业社区。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上海的创意产业园区正在逐步向创意社区发展,通过创意园区与城市社区的互动,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创意都市。2008年3月,“外码头创意产业集聚区”名称变更为“上海滩创意产业集聚区”,并将南外滩地区在建的“老码头”项目、拟建的“幸福码头”项目和已建成的“外码头”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一起纳入并分别称为:“上海滩创意产业集聚区·老码头园”、“上海滩创意产业集聚区·幸福码头园”、“上海滩创意产业集聚区·外码头园”。2008年4月,卢湾区经济委员会将“田子坊”列入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试点,划定了南起泰康路、北至建国中路、东临思南路、西迄瑞金二路的范围,作为创意社区进行试点。
  
专家还指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还应加强与全球的联系,提升国际地位。从2004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且陆续有十多个城市被批准加入这一个网络,成为全球创意城市。这一个网络是全球创意产业领域最高级别的非政府组织,被批准加入联合国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被分别授予7种称号:“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民间艺术之都”和“烹饪美食之都”。今年,上海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建设以设计为主题的全球创意之都。上海将充分利用自己作为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在金融、经济、贸易和航运方面的综合优势,实现文化、科技和经济的高度融合,提高城市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将上海建设成为以设计为主题的、具有世界级能量和影响力的创意城市,推动中国和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上海将积极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意产业新格局。专家建议,上海创意产业应吸引多元社会资本参股合作,强化市场化运作等手段,进一步增强全产业链的运作能力。这样,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来资本等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逐步形成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多元共存的产业格局。比如在市场化发育比较成熟、政策开放度比较大的领域,放手让民营资本进入,可以增强全产业链的活力;而在改革难度比较大、创新程度比较高的领域,发挥国有资本的战略先导作用,搭建战略性平台,可以吸引民营资本集聚。
  
明年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也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大好机遇。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意来支持,上海要抓住2010年世博会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城市的创意脉络中注入世博会的新生血液,形成上海与全球更广泛的创意经济联系网络,集聚更多更广泛的国际创意资源,为上海迈向国际创意都市增加强大的动力。2010年世博会不单是一场盛会,更因其巨大的乘数效应而成为上海创意和创新的“发动机”、“加速器”和“辐射源”。
>

品牌风云最新热文

房地产的VI做起来,就像是在搞艺术 唱片封面设计 | 看得见的音乐艺术 “美味酒廊”VI设计欣赏 美学茶话:读懂齐白石的画,我放弃了画画

访问手机站
© Copyright 素材公社tooopen.com 本站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您权益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10109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