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
上面我写的关于建筑的主要内容在于把建筑的价值(VALUE)和建筑师的责任(DUTY或RESPONSIBILTY)粗略的分为三个层次:
1,综合各种因素(技术,设备,使用功能等等)而产生的一个综合体(COMPLEXITY)
2,介绍或引导新的生活方式或者居住的模式
3,反映时代和社会特征,而成为历史的载体。
这三个层次可以再细分,每个层次包含有不同的等第。
我以为,中国的建筑师集中的主要在第一层次,而中国的建筑教育的悲哀在于竟然没有教导学生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的涵义。因为整个建筑学术界的急功近利,不强调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不重视潜心的理论思考,而很大程度的不理解建筑里应该倡导的生活模式及时代反映。反映在建筑师身上,就在于建筑师并不深刻的理解社会及生活,他们的建筑理念或者空洞无物,或者华而不实,或者说,建筑师自己并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建筑概念,或者居住方式,因此,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往往只剩下大的壳子,或者浮华掠影的立面符号而贯彻不到实处和细微。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失败?
举个例子,上海的金贸大厦,含有中国的传统意蕴(取意于传统的塔)而不失都市摩天大楼的特征,其室内装修的细微处,你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表达但决不失时代感。美国人(SOM)的设计确实高出一筹。而上海博物馆,其设计师在中国可算名家,意图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整个外形取意于青铜器,或者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圆地方,可是在室内设计方面,在布局方面,传统的影子瞬间消失。中庭的大楼梯,其黄橙橙的金属栏杆在我看来是绝大的败笔。因此,建筑师的所理解的建筑理念只是一个空壳,是外形的模拟而已。
国外的建筑大师,其建筑的理念则很为清晰,他深刻的了解自己要引导世人什么样的生活观念。我在回应杜鹃的国家大剧院的讨论时举了库尔哈斯的例子,库在年轻时在纽约做研究,思考都市建筑的魅力。而蓬皮杜文化中心的设计师在我看来非常了不起,因为他们真正介绍了一种新的LIVING STYLE.以前有个英国建筑师跟我说,在国外找大师设计建筑,就是找特定的建筑大师的风格,而不是业主本人决定风格。这在中国目前可能有困难,但是,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的建筑师并不了解建筑及生活,随波逐流,任意摘抄迎合的结果。
我有时候想,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社会科学。建筑师大多愈老愈成熟,很少有天才的青年建筑师,因为,生活的体验及感悟,对社会的理解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