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网 品牌美学馆标志
主站 营销美学 品牌设计 免费素材
869

中国设计师力量壮大 上海世博会能否改变建筑史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建筑,一直是各类媒体经久不衰的话题。

  近日,《文汇报》发表了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的文章说,“历史上的上海曾被比作万国建筑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再一次发挥这个主题的深层次内涵。"此言非虚。过去的多届世博会都曾作为建筑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页,对近现代建筑学的发展起着深刻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可以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全球的顶级建筑设计师和优质生活实验者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探索机会。他们描绘未来城市的理想蓝图,并构建出世界建筑的未来群像。用《商业周刊》的话说,“成为当今最具有创意性建筑和工程设计的舞台。”

  这些建筑的风格囊括了众多元素,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世博园区的整体风格是复杂的,而复杂源于各种建筑不同的追求。这里有实验性的建筑,也有体现传统民族特色的建筑,还有利用现有建筑改建而成的临时场馆。

  这些建筑又必须统一在一个区域内。《中国青年报》采访了世博会主设计师马丁·罗班,马丁说,这次世博会的规划要体现世博园与城市间的渗透。世博园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点,我们努力使它成为整个城市平面中有机的一点。

  除了这些概念性的言论,随着黄浦江畔园区的建设渐入佳境,媒体的评点也正在逐渐具体化。《环球时报》的记者走访了各外国场馆后,“一个明显感觉是洋设计师们不约而同地在中国元素上大做文章,在场馆建筑上刮起"中国风",甚至是"上海风",给人以亲近感。”

  而本土设计师自己的作品,则令人惊喜地表现出全球化的大气。中国馆自是“透出民族建筑的气韵”,另外两座由本土设计师担岗主要设计的永久建筑世博中心和世博轴,前者被《上海世博》点评为“充满智慧的建筑”,后者则被《科技日报》点评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日本新华侨报》报道了中国设计师参与了上海世博日本馆的主创设计,指出“中国的设计力量越来越得到国际的承认。期待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在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人的智慧至关重要。

>

品牌风云最新热文

房地产的VI做起来,就像是在搞艺术 唱片封面设计 | 看得见的音乐艺术 “美味酒廊”VI设计欣赏 美学茶话:读懂齐白石的画,我放弃了画画

访问手机站
© Copyright 素材公社tooopen.com 本站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您权益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1010972号-1